总第期水浒传人物评论之鲁达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31.html

金圣叹评点鲁达为“阔人”,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走进古典名著《水浒传》,读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领略鲁达的风采!

“阔人”鲁达张雨婷鹦哥绿纻丝战袍加身,六十余斤水磨铁禅杖在手,鲁智深大步昂首地走向了我们,他威风凛凛地走来,带着他的传奇故事。"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水浒传》的主题曲粗犷豪放,正如鲁智深这关西大汉“吼”出来的般。听到歌曲的一瞬间,我便执著地认为这首歌是专属于鲁智深的。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遇到恶人为非作歹,他绝不会袖手旁观。救金氏父女,救林教头,救史大郎……他似乎一直作为一个大侠,毫无顾忌地向人伸出援手,无论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还是共闯江湖的好友。这等英雄气概,侠肝义胆,怎能让人不自愧弗如?正如金圣叹之赞:“鲁达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他生了一副不太好的皮囊,身长八尺,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只站在那,便让人冷汗津津。旁人皆认为他凶残成性,唯有五台山的智真长老看出了他的慧根:“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正。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静,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他嗜酒吃肉,杀人越货,但仍与佛有缘,只因他心存赤诚的真善。他虽不曾学过佛经,但却有了悟禅法的通达,生擒方腊后,宋江劝他还俗做官,却被一口回绝:“洒家心已成灰,不愿做官,只图寻了给我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他一生清清白白,最看重的便是“兄弟侠义”,可如今昔日兄弟大都魂归故里,尚在人世也再无会面之缘。世事无常,一朝起落,如今他才真正大彻大悟。于是在一个清静的夜晚,他独坐青灯古佛旁,随着钱塘江的潮信归去了。那刻,我仿佛又看到了他,他高唱着“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大步走下五台山,走过野猪林,走上梁山泊。好一位侠士鲁智深,好一腔正义映肝胆!

英雄真本色之鲁达

谢铭扬

“手持玉蟒禅杖,身披皂直裰背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胡须。”

只听得一声雷吼:“洒家来也!”

他是何人?——花和尚鲁智深也。

鲁智深,原名鲁达,渭州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居第13位。但在我心中,他居第一位。他豪爽豁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一百单八将中,唯他一直以侠义行事。助金氏父女,而拳打镇关西;救林冲,而大闹野猪林;甚至连火烧瓦罐寺,也只为老僧们打抱不平……他一直作着一个江湖侠者,无论是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还是亲密无间的好友,遇到危险或者麻烦,他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金圣叹所赞:“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的确,他也粗鲁莽撞,他也急躁好战,他杀过人,放过火,他“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但他的禅杖向来只打不平人,面对善者,幼小年老之辈,他也会温柔,也会有耐心,也能像普通百姓般友好交往:当金氏父女离开酒馆后,他怕店小二再去追赶便,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当他饥肠辘辘到达瓦罐寺后,本把手来捧那粥吃,但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一锅热粥相争时,便撇下那锅热粥,一口也不再吃……

人无完人,何人能做到十全十美呢?相反,正是这些缺点,才将他更拉进现实,才更生动鲜活,才更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在曾经的岁月……

再回神,彷徨间听到一声雷响:“洒家来也!”他左手禅杖,右手戒刀……

一生“洒家”深入人心,一把禅杖,扫尽不平。此则英雄本色,壮哉,美哉!

阔人——鲁达

刘子玉

鲁达,法号智深,因曾任提辖一职,又称鲁提辖。后因皈依佛门,仍不改喝酒吃肉,便又得个诨号——花和尚。

金圣叹称他为‘阔人’,那么,到底是哪里阔呢?

首先,鲁达面相就很阔。书中写他道‘生的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胡须’,更是“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怎样,够阔吧?但只因面貌,鲁达便能被称为“阔人”吗?当然不是。

他最阔的,是阔在“侠肝义胆”四字。鲁达书中多次出手,皆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只因金家小女翠莲被郑屠强抢,便怒发冲冠,酒碗一扔,回头看着李忠、史进二人便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在李忠、史进二人苦苦劝告下,才勉强答应明日理会。次日,安顿好金家父女,便找上门去,只三拳便打死了镇关西;后因听闻林冲被诬陷发配边地,便料到他定会遇难,于是一路相随。在发觉两个官人要动手后,横眉竖起,忽的跳出草丛,冲那两人怒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终救下林冲一命。

试问,身处乱世,谁人能真正做到“侠义”二字?鲁智深,他做到了。他用一身本领,尽力地护身边人周全,保地方人平安。

做过的事,他从未后悔。哪怕是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从而背上人命官司,落发为僧;还是因救下林冲,从而会被宠臣高俅盯上,他都从未后悔。鲁达一生坦坦荡荡、潇潇洒洒,做过了便是做过了,从未后悔,也无需后悔,只听心而动、凭心而行。

他站在林间小路上,望向远方朱红的寺庙,手中拿的是金灿灿的禅杖,背上背的是明晃晃的戒刀,腰间挂的是圆滚滚的酒葫芦。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洒然一笑,大踏步向山下走去,风吹起他的乌色袈裟,发出“猎猎”的响声,不久,人去无踪影,但空中似乎还回荡着他的声音:“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不诵佛经,但守佛心,只做义事,只护良人。这,正是那个侠义、阔达的鲁智深;这,正是那个阔人——鲁达。

阔人鲁达

李锞昀

读罢《水浒》,那位英雄好汉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只见他生的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圆。

他便是鲁达,又名鲁智深,是水浒中被金圣叹赞为阔人的“花和尚”。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达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最为见义勇为的好汉。从义救金氏父女到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再到大闹野猪林,为救史进而不幸被捕,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壮举!鲁达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见到什么不平事,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欺负,都与他无关。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达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个能有?

因三拳打死镇关西而被迫做和尚,过着逃亡的生活。从一个军官,到一个和尚,要是普通人,早就懊悔,早就心态崩塌了。但鲁达没有,他该做的做了,该承担什么责任,会发生什么后果也认了,非常坦然,非常平静的面对了人生中的起伏。他的思想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对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情而感到过懊悔,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活得,比其他人都要快乐,比其他人更要潇洒,心中没有过多的猜测,质疑,算计,外表粗鲁,却有着同其他人不同的旷达胸襟、阔大胸怀。

正因为他凭良心生活,他的一生也很圆满。智真长老用四句话预示了他后半生: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活捉了夏候成,生擒了方腊,又听到了儿“潮”,见到了“信”,应了智真长老的预言,但他知道自己要死后,并没有害怕,不安,而是仰天长笑,接受死亡。“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他死前写下了这段话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随后,便圆寂了。

什么是英雄?读了《水浒》,见到了鲁达,我便明白了些。他比猛虎多一分谋略,比莽汉多一分细致,能有岳飞般的精忠之心,更是能为朋友肝胆相照,仗义疏财,凭良心简单的生活,有着与他人不同的豁达,“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这就是鲁达,阔人鲁达。他就是这样一个英雄,活得单纯,死得圆满的英雄!

做有信仰的教师教能呼吸的语文

编辑:甄秀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