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对明清部分名著小说(不含《水浒传》)的研究之作。每章之间以时间顺序排列,而每章之中一般先是基础考证,再是阐释文意,然后考释字词。本书内容主要针对当下小说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回应,所以各章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第一章《三国演义》篇考证了罗贯中当为在太原生活过的东平人;从“元来”一词考证小说当成书于明初;剖析“睡眠”在小说中的作用及关羽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解释“环眼”应为“马眼”等。
第二章《西游记》篇考释“紫金钵盂”“金蝉”“松箍咒”“《天目山赋》”等。
第三章《金瓶梅》篇考证崇祯本的评改者为汤显祖;小说成书当在万历年间;东吴弄珠客为李日华;解释“不如不年下”等的含义。
第四章《醒世姻缘传》篇考证作者应该为章丘人;并定义小说为“古代第一部农村长篇小说”;分析薛素姐的性格特征并考释小说的部分素材。
第五章《聊斋志异》篇解释“聊斋”实为“寄托之斋”;探究蒲松龄是否读过《续金瓶梅》;对《婴宁》的含义重新阐释。
第六章《红楼梦》篇对人们忽略的“睡眠”进行阐释,对通行本《红楼梦》的部分注释作了订正。
第七章《儒林外史》篇从阅卷时间重新分析周进评阅范进试卷的意义,分析小说中武林人士的堕落及饮食的意义,还考证小说的部分本事。
第八章《歧路灯》篇考辩了小说的蓝本问题,论述了“祸起萧墙”的意义及夏逢若的形象。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言
第一章《三国演义》研究论稿
第一节太原罗贯中与东平罗贯中为同一人考论
第二节由“元来”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当成书于明初
第三节《三国演义》“睡眠”描写的三大作用
第四节装在套子里的人——关羽
第五节释“环眼”
第六节“面如重枣”释义
第七节“三国演义”的称呼是何时开始的
第二章《西游记》研究论稿
第一节唐僧的“紫金钵盂”考释
第二节唐僧为金蝉的寓意锥指
第三节《西游记》中为何没有“松箍咒”
第四节《西游记》中的《天目山赋》及本事
第五节《西游记》阐释六则
——兼论古代小说中的名字制敌
第三章《金瓶梅》研究论稿
第一节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为汤显祖考论
第二节《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年间新证
第三节“东吴弄珠客”考
第四节《金瓶梅词话》“不如不年下”等词阐释
第四章《醒世姻缘传》研究论稿
第一节《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为章丘文士考
第二节《醒世姻缘传》是古代第一部长篇农村小说论
第三节薛素姐的谱系分析
——兼论作为“贞妇”的薛素姐
第四节《醒世姻缘传》的蓝本及素材来源
第五节《醒世姻缘传》素材来源再考
——兼论小说成书于顺治年间
第五章《聊斋志异》研究论稿
第一节“聊斋”名义考
第二节蒲松龄借鉴《续金瓶梅》考论
第三节《聊斋志异》“婴宁不笑”源于《老子》“婴儿未孩”考论
第四节《晚霞》与《九歌》考论
第六章《红楼梦》研究论稿
第一节没有睡觉,何来梦境
——谈《红楼梦》中的睡描写
第二节《红楼梦》中“核桃车子”重释
第三节《红楼梦》“小红骨贱最身轻”谜底新解
第四节“锁梦”释义献疑
第五节“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纠正
第六节弄玉本来就吹笙
第七章《儒林外史》研究论稿
第一节从阅卷时间辨析《儒林外史》周进看范进试卷
第二节《儒林外史》中的“武林外史”
第三节《儒林外史》的饮食讽刺
第四节《儒林外史》本事考释
——兼论《儒林外史》的“笔无藏锋”
第五节《儒林外史》素材来源五则
第八章《歧路灯》研究论稿
第一节《歧路灯》蓝本问题考辩
第二节论《歧路灯》的“祸起萧墙”
第三节谈《歧路灯》中的“夏逢若”形象
第四节栾星本《歧路灯》疏漏举隅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在年我很幸运地进入山师文学院工作。于是生活变得很美好。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好。他们对人非常友善良,学问做得也好,又愿意提携后进,在这个大家庭中,是让人非常惬意。
我常常是在教研室看书学习。按理教研室不是我一个人学习的地方,是大家共同学习研修的场所,不过老师们出于对先飞之笨鸟之怜悯,竟然允许了我独占教研室的行为。后来我们学科又分到了宽敞明亮的教研室,还是我来得最多。我多占了学科的资源,也为各位师的关心而心存感激。
感谢许多帮我修改稿子的同学。许多同学都被我强迫或软迫着修改过稿子,并空头许诺着以后他们有了稿子我也一样帮他们看,虽然这些同学也看穿了我的用意,但都是善良地接受了任务。真的很感谢!我的亲们!
这些集子所收论文大部分都发表过。由于未能注意保存底稿,所以本书所收与期刊中的可能会有些许差别,这是请读者要注意的。如在《唐僧的紫金钵盂》一文中还新加入一个《西湖二集》的故事。
本书的命名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里面主要收录的是关于明清的小说,所以命名为《明清小说脞谈录》。莫言说:“我本来是能够也应该写得更多更好一些的,但我虚掷了许多大好时光,浪费了许多才华,现在后悔也晚矣。”才能有大小,但类似的感觉我也是有的。
我常常想我可以做得好一些。当然并没任何人、任何事阻止着我不去努力工作学习。假若就是真的年轻时不懂事,那么后来懂事了又为什么没有用功呢!说到底是自己没有能力就做得好一些。但是我更愿意以后更加努力地工作、勤奋地学习,让同学们听我的课不再枯燥,让自己的学术水平提高一些。是为记。
年12月刘洪强于济南
作者简介
刘洪强,男,年8月生于山东新泰,年毕业于泰安师专数学系,毕业后在中小学任教8年,年至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年至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至今,年晋升为副教授。主要开过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小说研究及《水浒传》研究等课程。在《中华文史论丛》《明清小说研究》《东岳论丛》《中国典籍与文化》《求索》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兼任中国金瓶梅学会(筹)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