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一百单八将之及时雨宋江人物分析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54.html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宋江是典型的“矮矬富”但是他的优点是眼光毒,看人准,心机重,谋划远。就凭这些,宋江才能从碌碌之辈脱身而出,做到梁山第一把交椅。

宋江的一生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由不愿革命到走向革命以至最后叛变革命的三部曲。(武汉大学教授唐富龄评)

《水浒传》从开篇以来的描写,宋江一名默默无为的小押司,底层公职人员。但是评论里仗义疏财(他哪里来的钱行侠仗义?可以去看看我那篇《梁山老大宋江哪里来的钱仗义疏财?》),与人为善,大家都愿意和他亲近,这样使得宋江结交了许多朋友。“托塔天王”晁盖也因此与宋江结实,相互称兄道弟。后来晁盖由于截取了生辰纲,被官府通缉,宋江放走了晁盖(小编认为是宋江放走晁盖也是在为他所谓的人脉打下基础,因为晁盖的名声在江湖中十分大)。后来宋江放走晁盖的秘密被妻子阎婆惜得知,宋江无可奈何杀了阎婆惜,四处奔逃最后回家奔丧被抓。(网上流传宋江阴谋论,后面我会慢慢讨论到)

被刺配的宋江经历了浔阳楼提反诗事件,被官府定了杀头罪,原文是这样: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也暗示了宋江胸怀大志,在当时来说,的确算是反诗。反观之前宋江杀阎婆惜,网上的阴谋论认为宋江故意让阎婆惜发现的晁盖书信,自己在浔阳楼提的反诗也是故意而为之,以此来“吸粉”,让更多的好汉记住宋江为人的仗义。我认为不然,因为没有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虽然宋朝刑法是杀了人不一定会偿命抵罪,但是发配是必然的,谁能保证发配途中不会遭遇意外,比如遇到歹人、饥渴、炎热冷冻、突发疾病,这些都无法预料,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以身试险的,所以宋江也是无奈下杀的阎婆惜;提反诗的事,纵观反诗全文,可以说很全面地概括了宋江的一生,怀才不遇,心中的愤懑无可发泄,提下反诗,心中大悦,这首诗的的确确是反诗,且是宋江醉酒后心中真言,一反平日里的谦逊和韬晦,这才是真正的宋江。反诗的事也不是宋江故意为之,因为提反诗在当时是死罪,阴谋论说宋江故意这样好让梁山好汉和揭阳好汉劫法场,谁能这样料想?万一没人救或者没救到,岂不是人头落地了此一生?所以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适用阴谋论支持的论据,

那么宋江真的没有一点别的心思吗?不,他有。大闹法场,白龙庙英雄聚义之后,宋江上了梁山,凭借他在江湖的人气威望以及和老大晁盖的关系(私放晁盖),宋江当仁不让的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后面才是阴谋论的开始,首先内部拉拢人心,不属于晁盖的嫡系将领比如二龙山势力清风寨势力等等,都被他拉去自己的阵营。每每梁山有战事,宋江总之晁盖为梁山老大不宜轻出为理由,抢在晁盖之前去立功。宋江一共打了七场战斗立下大功。晁盖担心自己被架空,在梁山说话不算数,有些着急,想要表现自己,所以曾头市一战他坚持自己领兵。在梁山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晁盖点了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共是二十一个头领,部领三军人马下山,征进曾头市。这二十一个头领都是晁盖可以动用的人,但是总体上实力稍弱,晁盖也无可奈何。攻打曾头市最终结果是晁盖不幸中箭身亡。

关于晁盖的死我同意阴谋论,从他遗言“若是谁能做捉到那个射我的人,便叫他做梁山之主”。这里我坚信与宋江有关的可能性:

1.是宋江派人杀的,从此自己可以永为梁山之主;且晁盖也是这么怀疑的,不然他的遗言可以是直接让他们宋江做第一把交椅并帮他报仇即可;

2.不是宋江杀的,但是由于受到晁盖猜忌,宋江直接说谁捉到史文恭,谁就是梁山之主,最终遗言被篡改,宋江一样达到了目的。

更详细的分析以后会在晁盖篇讲。今天就暂对宋江的阴谋论做一个简单的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