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个个都是好汉,最后都选择了离开他,是

《水浒传》是由四大名著中的水浒改编拍摄的,主要讲的是大宋时期奸臣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山东境内由梁山县里,以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名好汉一起聚上梁山,以替天行道为主、斗贪官、陈恶霸、却保一方百姓平安。而他成为了他们的领头人,宋江本人也有两面性,一面是他很讲义气,到处行侠仗义,谁缺少什么他就送去什么,他很热心去帮助大家,得到了及时雨这个绰号;另一面就是他很传统,总想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他就想着被招安,劝其他人跟他一起被招安。因为招安这件事,他做了很多事情,先是不惜代价把抓来的奸臣高俅给放了,还不顾大家的反对,为了被招安他还杀死了山上的兄弟,以山上兄弟的性命为代价去征战方腊,把人的梁山搞得乌烟瘴气不说,他所的这一切只是为了招安吗?或许是为自己多一些吧!正因他的所作所为,让一些兄弟看出他的为人,而选择离开了他。第一个最先离开他的就是公孙胜,而且此人是两次离开他,公孙生与晁盖、吴用一共7个人结义,一起去劫了生辰纲,后来上了梁山并入了伙。离开时说回家看母亲。一直到高唐州被破了之后,他被戴宗请了回来。梁山大聚会时,做上第四把椅子,上应天闲星,担任了机密智囊军师。在与方腊打仗的时候,他返回了蓟州,开始潜心修道,他与宋江没有什么交情,他与晁盖是生死过命的兄弟,非常不喜欢他的做法,一直的躲避、游走在好汉们的利益中心,本来就不想介入他们的争斗中,等到被招安时,就明白他的想法,所以就离开了,并且以“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说法,离开了。第二个离开他的就是燕青,燕青是卢家的佣人,卢俊义上山之后,他也就跟着上山了,由于有卢俊义在的原因,他便排在36位,此人比较机灵,在山上也是被受重用。一开始卢俊义刚上山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只要主子抓到了史文恭,就可以当上老大,但是在卢俊义抓到了史文恭后,宋江却说兄弟们不同意他当老大,这一点就让江燕比较对宋江起了疑心。他又放了高俅,而得燕青很伤心,在后来镇压方腊之后,看着兄弟死伤无数,更加的灰心,从而选择与李师师一起走江湖,离开了他。第三个离开他的人有李俊、童威、童猛、武松。李俊是庐州人,本是在扬子江艄公干活的,还做一些走私盐的买卖,在揭阳岭一带很有名,同童家兄弟还有张家兄弟一起驰骋于浔阳江。宋还在江州与反诗之后被判死罪,李俊就参加了大闹江州,是白龙庙29位英雄当中的一个,在打赢方腊之后,李俊在回朝时,走到了苏州,便称病,留下了童家兄弟照看自己,让宋先回去,之后便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发,投身到了海外,最后成了暹罗国的国主。而武松在断了手臂之后,就看明白了这一切,选择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后得到了善终。第四个离开他的就是李应、柴进、戴宗、阮小七。李应是有权势的庄主,有人怀疑他投靠了梁山,在没有办法的情况的下上山了。柴进是周世宗的后代,因有免死牌,就收入一些江湖上的好汉,在江湖上有一些地位,后因叔叔的案子被卷了进去被迫上山,戴宗因参加了救他,被逼上了山,阮小七是因劫生辰纲而加入进去的,在方腊之战,这些人看明白了他的想法,所以就都离开了他,李应继续当了庄主,柴进也因去当柴家庄的员外,阮小七也回了老家继续靠打鱼生活,并照顾母亲。而没有选择离开的人,结局大多都不太好,不是被毒死,就是上吊自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