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全套资料
本全套共包括1种电子书、1种题库。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
目录1
模块一备考指南
第1章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大纲
第2章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备考技巧
模块二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1章语文基础知识
1.1考纲解读
1.2核心讲义
第2章语文教学能力与领域
2.1考纲解读
2.2核心讲义
第3章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资源
3.1考纲解读
3.2核心讲义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第4章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4.1考纲解读
4.2核心讲义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
第5章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5.1考纲解读
5.2核心讲义
第6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
6.1考纲解读
6.2核心讲义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
第7章语文教学评价概述
7.1考纲解读
7.2核心讲义
模块三历年真题及详解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
目录2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精选)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精选)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学科知识
第2章教学设计
第3章教学实施
第4章教学评价
内容精选
1.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的作品是()。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到了“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四大名著中只有《西游记》符合要求。
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以下对学生和老师综合性学习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又有承担实施活动的义务。B.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活动可以是随心所欲的、不设规则的。C.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找多种信息源,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D.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答案]B[解析]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活动不是自发的漫无目的、无规则的行为,仍需要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保证学生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3.期末统考前,语文教师用了四个星期的常规课时间进行考试指导,指导内容分为四个主题:(1)测验时间管理;(2)测验焦虑对策;(3)推理猜测能力;(4)从出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上述做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学生提供专题指导,可降低考前焦虑水平。B.指导时间过长,占用了学生系统复习的时间。C.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D.应试教育的倾向比较明显,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答案]C[解析]A项正确,教师在统考前做考试指导可降低学生考前焦虑;B项用四个星期的常规课时间,显然指导时间过长,这些内容占用一个课时即可;D项从指导内容第四项主题“从出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看出该教师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明显,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而该考试指导并未体现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故当选C。
4.下面是某位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
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教师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如在讲写作中的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对教师教学的分析不合适的一项是()。
A.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B.教师从教学入手,抓住了关键。C.教师的做法不适合大力提倡。D.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地引
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答案]C[解析]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消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应大力提倡。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完整版由提供,免费领取《高频考点+记忆口诀+答题模板》教资抢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