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林冲威名赫赫,可与另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pf.39.net/bdfyy/xwdt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除了西游记是老少皆宜之外,其它的三部也都是各有特色。

民间有谚语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原因就在于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大多是义字当头,动辄杀人放火的好汉,青少年在三观不确立的情况下容易盲目效仿。

而三国演义则是权谋心机过重,老人闲居家中无所事事也容易被带偏。

说到水浒传,大家可能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武松和林冲。

武松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白额吊晴的猛虎大虫,为报兄仇狮子楼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怒杀张都监与蒋门神。

端的是一位有情有义,快意恩仇的真汉子。

而林冲在小说中本来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一身马上功夫举世无双,风雪山神庙一人搏杀数个杀手。

上了梁山之后也是屡立战功,战阵之上几乎无一合之将。

但就是这么两位武功盖世的英雄好汉,在水浒传中也称不上武功最顶尖,与其它四人相比,他们的身手就显得不够看了。

01河北玉麒麟,北地枪王

俗话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射雕英雄传》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而华山论剑中神通王重阳技高一筹,称得上是射雕里面的武功天下第一人。

而《水浒传》中公认的武功天下第一人则是绰号玉麒麟的卢俊义,他号称“河北三绝。”

那么是哪三绝呢?第一自然是武功身手好,称之为一绝,第二则是卢俊义家中资产丰厚,不说富可敌国也是罕有人可以比肩。

至于第三绝就是和他绰号中的“玉”字有关,正所谓是“美人如玉”,卢俊义虽是男子,但却是一个相貌堂堂,丰神如玉的美男子。

再看书中对于卢俊义战斗力的描写,先是未入伙梁山时,梁山众人对他实行车轮战。

但是数个身手高超的梁山好汉轮番上阵合斗卢俊义,却占不到丝毫便宜,反而还被卢俊义压着打。

卢俊义入伙梁山之后在曾头市同史文恭交战,史文恭却是不敌卢俊义败退而走,虽然小说中有晁盖冤魂缠身的助力,但是也能由此看出卢俊义比之史文恭要更强一筹。

紧接着的是卢俊义跟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北上征辽的时候,书中描写他一人独战辽国四位猛将却是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还反杀一人,杀败一千辽兵。

纵观书中对于卢俊义的战绩描写,确实可称得上是“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数内为尊。”武功盖世,水浒第一高手之称实至名归。

“北地枪王”是史文恭的自称。在整个水浒中,梁山在受招安前可称得上是所向披靡,所到之处皆不是梁山众好汉的对手,都没有遇到什么难缠的对手。

除了祝家庄和曾头市,特别是在曾头市,梁山便遭遇了一场大败,第一仗被人杀的丢盔弃甲狼狈而逃,首领晁盖更是被射中眼睛中毒身亡。

可以说曾头市对于梁山来说是心腹大患,而且也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但是梁山短时间内却拿曾头市毫无办法,除了曾头市兵马众多,粮草储备丰厚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曾头市的总教头史文恭。

史文恭绰号铁枪,一身武艺端的是纵横天下难逢抗手,梁山五虎将之一霹雳火秦明和史文恭对阵,二十余合便力竭不敌史文恭。

可以说在卢俊义没有入伙梁山之前,梁山众好汉单打独斗可能没有人是史文恭的对手。

02孙安杜壆

北宋末年民不聊生,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水泊梁山只不过是其中一支而已。

后来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带领本部军马为朝廷四处征讨镇压各地叛乱,在征田虎时,卢俊义统帅的梁山军队就遇到了一员猛将。

这位将军姓孙名安,绰号屠龙手。自幼习武,练得一身登峰造极的盖世武功。

同梁山众好汉的遭遇一样,孙安也是因为在家乡一怒之下杀了人,从此流亡江湖,在好友乔道清的介绍下投入田虎手下当差。

原著中的描写是孙安同秦明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卢俊义见孙安勇猛就起了爱才之意,于是便让属下准备绊马索,准备智擒孙安。

从此举动也能看出卢俊义对孙安的重视,因为卢俊义想要收服孙安而不是杀死孙安。

但是孙安的武艺即使是卢俊义也不能保证能够生擒他,所以就准备用计擒拿。可见孙安武功极佳,就算是比起卢俊义来也不遑多让。

最后一位也是卢俊义随宋江领军征王庆时战阵中遇到的大将,名叫杜壆,是王庆的统军主帅,号称王庆手下第一大将。

书中关于他的描写并不算多,他的出场也是朴实无华毫无花哨。

但是一出手就震惊四座,卢俊义与他捉对厮杀,五十余合竟然占不了上风,这在水浒全书中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卢俊义所代表的是水浒全书中的武力巅峰,而这位在书中名不见经传的杜壆却能和卢俊义交手后五五开,其可谓是武功盖世。

最后这位杜壆是被卢俊义联手孙安斩杀,二人共战杜壆,杜壆被孙安斩断右臂落下战马,旋即卢俊义挺枪一刺,刺死了杜壆。

虽然杜壆最终身死,但是能够让卢俊义找帮手才能战胜的战绩也足以让他自傲了,这是水浒全书中绝无仅有的战绩。

03结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是河北玉麒麟,武功天下第一的卢俊义也照样有对手。

所以为人处世更应戒骄戒躁,居功不自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有往上走的机会。

不然仅仅小有才能就井底之蛙坐井观天,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三国的结语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而水浒的结语则是“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大丈夫正当纵横天下,对酒当歌,快意人生。

上报君王知遇之恩,奉养双亲以全孝道,下可尽朋友之义,封妻荫子流芳百世。实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