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六个学期,每学期两本名著,组成了中考的12本名著阅读书目,这12本名著
分别是:《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
家长们应该都了解,现在中小学语文学习,阅读理解是很多孩子的的重点失分项目,尤其进入初中之后,除了小学阶段出现的古诗、小古文和现代文三种类型,又增加了名著阅读以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材增多的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其中,新增加的“名著阅读”成为了众多初中生的难点,原因在于名著的内容大部分都比较枯燥,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完,对整体内容不够了解,自然不可能做对题目。那么对于既要提高语文素养,又要参加中考的学生们而言,这12本名著该如何阅读呢?
其实语文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读名著也是其中的一种积累途径。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定会稳步提高的。如果家长和同学们想提升下初中的语文成绩,我们高途最近推出了1元规划指导课,初中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都有,没试过的都可以去试试看!只要一块钱,就能收获清华硕士张欣老师的专项学情诊断+个性进步方案+7天伴学服务,还能免费领取学习知识大全电子资料!
学情诊断家长专属学习规划课程,赠学习知识大全电子资料淘宝月销量旗舰店¥1购买1、制定读书计划
建议让孩子制定每年的读书计划,理论上提倡一本书读3遍,第一遍重在整体把握内容,第二遍重在梳理,第三遍重在专题研究。考虑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喜欢的名著可以多读几遍,如果实在不喜欢某种题材,读不进去,至少也要浏览一遍,了解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2、灵活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1)圈注法:阅读的时候在书中直接圈画批注,勾画出好词好句、情节评价等重难点以及疑难的地方,还可以从思路结构、情节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写下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2)摘抄法: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积累观点类、人物类、语言类素材;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整体的内容;写读后感,评价作品的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等。
(3)导图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整本名著的内容。比如《西游记》的取经线路图,《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三起三落等。
(4)卡片法:对名著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可以通过制作卡片来提炼要点,比如制作《西游记》重要情节卡片,《水浒传》重要人物卡片。
(5)共读法:家长们闲暇时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心得。
关于中考必读名著的阅读要点就跟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尽量读纸质书,可以免受一些琐碎的、庞杂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的干扰,更全神贯注,且更有利于保护大家的视力;要自己独立思考,写读书笔记,一定要写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写出独特的发现,并把它们提炼出来,升华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