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浒中出现两个白虎堂林冲误入的只是

白虎堂又称白虎节堂,白虎代表战争,节是古代大将出征时,皇上所授的军权象征。白虎节堂是古代军机重地,相当于现代的军备司令部。正常情况下,全国只有一个白虎堂,而水浒中却出现了两个白虎堂,林冲误入的那个是摆设,真正的白虎堂充满了神秘色彩。

话说高衙内相中林冲的娘子,还得了相思病,病得不轻,陆谦和富安为讨好高俅父子,想出了一个非常恶毒的计策,把林冲骗到白虎节堂。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先找一个军汉拿一把宝刀,卖给林冲,林冲非常喜欢这把刀,买下后高兴得看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又起来看。有两承局(假的)告诉林冲带着新买的宝刀,到太尉府比看。林冲跟着去了,进了高俅府中,林冲就站住,可那两人说高俅在后堂坐着,林冲又跟着走进后堂,林冲又站住,两个承局说太尉在里面等你,叫你进去。林冲又跟着他们过了两三重门,到了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让林冲在一个大堂前等着,他们进去通报。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

可等了一盏茶的时间,不见承局出来,林冲忍不住探头入帘看时,只见四个青字:白虎节堂。发现后马上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往外走,可正在此时高俅出来,命人拿下林冲,发给开封府,示意开封府判个手持利刃,故入节堂。如果这个罪名成立,林冲铁定要身首异处。幸亏一位叫孙定的孔目凭经验推断出林冲必定是被冤枉的,只是拿不到那两个承局,没有证据,但根据林冲口供,可判”腰悬利刃,误入节堂,刺配沧州“。

林冲买刀

这儿需要说明一下,林冲所误闯的白虎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白虎堂,只是个摆设。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个。

一是因为白虎堂是严谨的国家机构,不是太尉私宅内后花园。按林冲的误入白虎堂的路线,先是进入太尉家中,林冲是去过的,知道进了太尉府,就自觉站住,经承局一说,又进入后堂,又站住,说明林冲是知道这里的布局,承局又引导他,林冲才又进了两三重门,显然这个白虎堂是在高俅家中比较深的院落,林冲没来过。周围是绿栏杆,如果是全国顶尖的军事要地,周围怎么可能是绿栏杆呢?这太容易从外面跳进去了,应该是高墙大院才对。绿栏杆分明就像家庭里的后花园。

白虎节堂

二是白虎堂居然没有任何守卫。虽然是个局,但不能因为要作这个局,而把国家最重要的军事机构的守卫全都撤了,如果林冲万一反抗,手持宝刀,仅凭二三十个人能否拿下林冲,是个问题。杀死几个人不是大事,但血溅白虎堂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担责任就不是林冲了,而是要追究高俅管理不严的罪过,为什么白虎堂外没有护卫?真要惊动了皇上,派不怕高俅的高级别官员来查此案,高俅的政治生命可能就此结束。高俅敢冒这么大的险吗?

高俅

第三,假如林冲所入的是真白虎堂,无论是故意还是误入,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是死罪,同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罪责。任何人都不敢为林冲开脱,孙定之所以敢给林冲开脱责任,就说明这个白虎堂是虚的,只有其名,没有实际意义。

林冲被刺配沧州

全书中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四个高级别的奸臣,商议军政大事时,从未在高俅府内的白虎堂内,而是在另一个白虎堂内。《水浒传》75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中,陈宗善奉旨到梁山招安,宋江虽然极其重视,但蔡京高俅安插张干办和李虞候从中捣乱,阮小七看不惯朝廷盛气凌人,就暗中教训了他们,还把御酒偷喝了,换上普通白酒,宣读圣旨时,全是恶语,李逵发作扯了诏书,打了陈宗善和李虞候,鲁智深和武松刘唐史进穆弘等人也亮出武器,宋江拼命保护着朝廷钦差下山。陈太尉从梁山上灰头土脸回来后,向蔡京报告招安失败的情况,蔡京马上召集童贯、高俅、杨戬一起来太师府白虎堂内商议,一起商量如何征讨梁山之事。

蔡京

今日一悟:权力在哪儿,哪儿就是实的。高俅虽然是掌管禁军的殿帅府太尉,可蔡京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历史上的蔡京是六贼之首,而高俅则算不上六贼之列,权力与蔡京差着一大块。从常理看,高俅府内白虎堂是正宗,但真正的军事中心却在蔡京府中。而高俅府中的白虎堂尽管是虚的,但较起真来,又是很管用的,对付林冲时就是利用白虎堂的名义,因此,政治中虚虚实实,常人是难以理解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