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戴敦邦幅水浒传电视剧人

北京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m.360xh.com/201911/26/54407.html
3月4日,“浓墨梁山好汉志品悟水浒忠义情——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开展。著名国画大师戴敦邦将幅《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稿全部捐给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并进行了首次集中展出。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6月25日。侠肝义胆的鲁智深,粗犷阳刚的李逵……此次展览以戴敦邦的幅《水浒传》人物造型画稿为主体,并辅以明代以来若干重要绘画名家的水浒人物画册,完整呈现《水浒传》这一经典名著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历程。

戴敦邦的《水浒传》情缘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的经典名著,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著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成为古今中外无数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素材。当代画坛,以国画彩绘艺术风格完整描绘水浒故事并且刻画水浒一百零八将艺术形象的画家首推戴敦邦。在年代末,戴敦邦首次依据《水浒传》创作连环画《三打祝家庄》。年,戴敦邦第一次画齐一百零八将,出版《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之后,他又陆续为多种版本的《水浒传》著作绘制插图、封面,创作水浒人物。可以说,除《水浒传》邮票之外,凡国内有影响的出版物上的“水浒画”均出自戴敦邦之手。年,中央电视台《水浒传》电视剧摄制组找到戴敦邦,希望他能担任该剧的人物造型总设计。戴敦邦凭着多年来画《水浒传》的浓厚情感,二话没说,一口允诺,言语中大有梁山好汉的气概:“吾干……,不给钱也画”。戴敦邦先生画笔下的水浒人物吸收了民间传统的绘画手法,在形、神方面极具夸张,线条大胆、直率、朴实,人物粗野、豪放,洋溢着阳刚之气。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艺,激发出欣赏者无限的联想。这些形神兼备、韵味悠远的水浒人物形象赋予国画人物这一艺术品种以勃勃生机,彰显出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无限的审美价值。

原著·原汁·原味

把《水浒传》名著改变成其他艺术形式,除要考虑艺术形式自身固有的诸多要素外,如何忠于原著并原汁原味地来演绎名著,戴敦邦认为不能以今人的先进观念强加于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上,使彼时的古人做出种种超越历史可能性的言谈和举止。

戴敦邦说:“宋江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能成为数百年传世艺术人物,恰因为施耐庵、罗贯中抓住了宋江所具有的性格和时代特征,以及其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而塑造成的。这正是作者的高明处。”但是,他始终和这个人有一种距离,所以这个角色始终进不去。他创作《水浒》人物时,把宋江放在不是非常主要的地位。戴敦邦说:“假使我在当时,也会绝对反对他。不像我的老祖宗戴宗,那么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但回头一想,这是个数百年前亡命江湖,啸聚绿林,舍得一身剐的造反首领。身置头领之位,也有其苦衷,不能苛求。”

在梁山众好汉中,戴敦邦最喜爱和崇拜的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了。戴敦邦说:“自《水浒传》问世以来,众多名家多半列李逵为第一。鲁、李两人在性格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根本的差异是前者智,后者愚。客观上说,这两人身份地位是截然不同的,经历见识也有差别。鲁智深行事粗中见智;而李逵则愚而蛮。从绘道而言,鲁、李形象都具粗犷、阳刚、野性。但绝不能混同或雷同。雷同即是同一模式去套裁诸多迥异的人物,抹杀各人个性和差异处。这就是艺术创作上的公式化。千篇一律,千人一貌,即失去了艺术创造的魅力之处。”

该剧制片主任张纪中评论道:“画像中所传达的那种人物性格,准确的神情,为导演组选演员提供了最生动的写照。戴老的神来之笔,也给服装设计、化妆设计提供了依据。甚至演员的表演也是抓住戴老笔下人物瞬间准确的神情,以此为突破,进入角色的创作。”

为了表达对上海交大博物馆事业的支持,戴敦邦近年已先后三次将《〈资本论〉绘本》《辛亥革命人物画》《中华民族人物谱》《宋代诗词》《〈水浒传〉版电视剧人物造型》等五大系列共幅作品捐赠给上海交大,形成交大博物馆藏品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显著特色。年4月,戴敦邦艺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中心广泛搜集、整理戴敦邦的国画艺术资料,不断丰富国画艺术库藏;同时开展戴敦邦的国画人物、国画艺术、国画成果的梳理和研究工作,不断推展艺术精品,推动中国画创新发展。今年,中心将启动戴敦邦艺术年谱的编写工作,由交大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水浒》画册也将于近期问世,为戴敦邦作品集的系列出版工程再添力作。

编辑

张怡实习编辑

刘婧涵

复审

郭晓蓉

终审

李政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