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清代,14位最伟大的文人和12部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讫于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层浪相逐,高潮迭起,一如江河行地,源远流长;又如日月经天,万古长新。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文人墨客,饱蘸深情,或浓墨重彩,写尽世事繁华;或淡笔素描,勾勒悲欢离合。或昭章文物之盛,或润色河山之美。摛锦布绣,华章焕彩,唱响盛世元音,引领百代风骚,成为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世代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中国古典文学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先秦走来,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然后是宋代、元代、明代,一直走到了清代,在这8个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坛才子,出现了一篇篇、一部部经典著作,这些人和著作串联起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展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浏览这些作品,如同攀上巍峨雄伟的锦绣山川,如同趟过源远流长的绮丽江河……

1.先秦两汉时期

①诗经

《诗经》又称为“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另有6篇为笙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按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类,并运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事物、人物及社会特征,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模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②屈原与《离骚》

《离骚》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身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为以后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全诗富于幻想色彩,体制宏伟,语言奇丽,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和光辉典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鲁迅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2.魏晋南北朝

①诸葛亮与《出师表》

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其一生的写照。代表作有《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等。《出师表》是章表文体的代表作,史家素称其有典诰之遗风。刘勰《文心雕龙》评价说:“至于文举(孔融)之荐袮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辞,并表之英者。”

②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早岁因家贫出仕谋生,后辞官归隐。陶氏传世作品计古诗首、古文12篇,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独善其身”时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诗化哲学,“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格气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境界,恬美而淡泊、简朴而适意的文风,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构成和美学格调,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

3.隋唐五代

①王维

王维笃志奉佛,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之作,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四者高度结合,意境高远,后世尊为“诗佛”。存诗余首,有《王右丞诗集》《王摩诘诗集》《辋川集》传世,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②李白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作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雄奇飘逸,恣肆豪放,善于借助夸张手法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具有独特魅力。杜甫盛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宋代

①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作,文章叙议结合,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相互晕染,在描绘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后,将全文的重心放到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提升了文章的境界,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与抱负,文辞意境壮阔,可换匹夫之志。

②苏轼

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他“以诗为词”,冲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限,并成为南宋爱国词派的滥觞。苏轼于古文亦用力甚勤,历来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肩,有“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之誉,广泛吸取了先秦两汉及唐宋诸家文章之精粹,达到“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境界。

5.元代

①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的杂剧善于吸收民间俚俗语言,以被压迫的普通妇女为主要描写对象,既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又热情歌颂她们的反抗斗争,窦娥、赵盼儿、王母、燕燕等角色已成为戏曲史上的经典形象。除杂剧外,关汉卿另有套曲14套,小令57首。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推举道:“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②王实甫与《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源出唐人元稹《鸳鸯传》,王实甫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剧中男女主角张生与崔莺莺“愿天下人终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一经上演,即传唱至今。贾仲明增补本《录鬼簿》赞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6.明代

①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是在宋元话本、戏曲等民间创作的基础上,经施耐庵加工整理,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而极富表现力的白话文语言。小说以梁山泊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了以宋江为首领的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聚合,以及招安和最后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故事极具传奇性,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戏曲、小说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②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由罗贯中根据旧有三国“讲史”和民间传说进行再创作而成,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并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大小战事互相穿插,主次分明,有条不紊。艺术结构宏伟严密,脉络分明,前后连贯。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自明代以来,本书广为刊刻,影响极为深远。

③吴承恩与《西游记》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唐玄奘赴天竺取经的故事,在传记、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采秀丽,言谈幽默,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是中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

7.清代

①纳兰性德与《纳兰词》

纳兰性德工诗,尤长于词。词尊五代李后主及北宋诸家,风格近于李煜,描写生动自然,融感伤之情于清新婉丽之中。著有《饮水词》《侧帽集》,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合为《纳兰词》。晚清况周颐推性德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更推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②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氏家族的由盛而衰,少年时代在繁华富贵中度过,十三岁时随家迁居北京,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兴衰过程,全面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图景,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融合,是中国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当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不止于这些名家和名作,只是以此为话题,希望更多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