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糯米酒
文_马语堂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三年十二班)
我的家乡座落在美丽的江汉平原——湖北省天门市,那儿风景优美,人民勤劳,物产丰富。有脂肪肥厚的武昌鱼,外形如梳子般的芝麻糖,枣红亮丽的小龙虾,还有白如玉液的糯米酒……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糯米酒。
糯米酒,又叫酒酿,甜酒。顾名思义它是用糯米发酵而成的酒,而且米也并非普通的大米,而是江汉平原地区出产的糯米。用这种糯米发酵而成的米酒十分香甜可口,拥有这一好手艺的奶奶经常在家里酿制。
首先,奶奶将糯米蒸熟,等它冷却沥干;再将预先研磨好的酵母粉按比例撒在熟糯米饭上;然后用筷子不停的搅拌,直到酵母粉充分溶解于糯米饭中;最后用桶把它盛装好,用塑料袋封口包装好置放在干燥阴凉处。经过三四天的发酵,糯米酒就酿好了。
想要酿出香甜可口的糯米酒,最关键在于酵母品质。我们家乡这儿使用的酵母并非是一种化学产品,听奶奶说需采摘新鲜的竹叶草,地米菜,掺和大米粉用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配方比例秘制而成。若使用不正宗的酵母,做出来的糯米寡淡无味,如喝馊水一般。但是而今越来越少的人能够传承这项技术,所以市面上很难买到这种土法制作而成的酵母了,对此奶奶觉得非常挽惜。
你喜欢我家乡的糯米酒吗?如果喜欢,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我一定让你“一醉方休”!
老师评语:你写的家乡特产真令人神往,从特产的制作过程与关键步骤入手,结构紧凑。可以看出你确确实实是精心去了解后才写成的文章,并正确恰当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继续努力,你的文章是我们的最爱!(吕青青)
作者简介:我聪明活泼,谦虚好学。从小兴趣广泛,喜欢画画,书法,酷爱阅读,痴迷天文地理,总幻想有一天能游遍世界各地。我喜欢遨游在书的海洋里,丰富自我。平时我会利用周末自主命题来练习写作,这样多看多写多练习,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这就是我——马语堂。
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简介年6月2日,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博爱文学社揭牌仪式暨博爱文学社校外写作辅导员聘任仪式在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系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于年正式创办的、一所以服务外来创业人员子女为主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目前,校园占地面积46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有崇文街总校和圣弗兰办学点两个校区,实行一校两区统一管理。学校校园环境优雅,书香浓郁,设备齐全,所有硬件设备设施均按省级素质教育先进校标准配备,已基本实现教育技术信息化。
办学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海纳百川,感恩自强”的校训,确立了“博爱尽职,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打造服务开发区发展的教育品牌”为办学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让区内企业员工子女享受到平等甚至更优越的教育资源。办学9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真语文实验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年11月,学校代表开发区以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级督导评估。
开发区实验学校现有84个班,名学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涵盖18个民族,五湖四海欢聚一堂,多元文化融为一炉。秉承“博爱尽职、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文学社以“博爱”为名,希望孩子们能在文学社的小天地里博学深思、爱己及人,助文学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博爱文学社专栏-年专栏回顾NO.期
徐哲凯:跳火堆
NO.期
李米莱:聪明反被聪明误
NO.期
杨宇鹏:我成了“艺术家”
NO.期
何承峻:钓小龙虾
NO.期
王心妍:灯光
NO.期
裴文豪:漫步绿色栈道
NO.期
裴文豪:漫步绿色栈道
NO.期
陈湘城:读《昆虫记》有感
NO.期
陈雅婷:那一夜
NO.期
谢若芸:读《水浒传》有感
NO.期
陈斯杰:时间慢些走
NO.期
宋慧清:家乡河,家乡情
NO.期
俞庆:成长的足迹
NO.期
黄靖媛: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NO.期
谭睿启:浓浓母爱情
NO.期
谭睿启:浓浓母爱情
NO.期
洪艺萌:眼中的血丝
NO.期
朱毅涛:叶落花开
NO.期
周妍:春雨滴答
NO.期
吴亦凡:读《神笔马良》有感
NO.期
汪梓琰:星球移民
NO.期
吴漫妮:小兔子
NO.期
曾献梓:我和《弟子规》的故事
NO.期
林夏楠:有趣的游戏
NO.期
南子彤:种蒜的启示
NO.期
刘睿:为猪“发狂”
NO.期
杨雅茹:来自胃的倾诉
NO.期
康晴:我的同桌
NO.期
黄文薰:感动
NO.期
陈怀荣:我和书的故事
NO.期
戴雨洁:慕雪
NO.期
林瀚塬:成长需要你们的目光
NO.期
周雨桢:伞下的那份温暖
NO.期
曾羿:风中的激昂
NO.期
程芯如:红旗飘飘,引我成长
NO.期
吴静怡:游“荔枝之乡”
NO.期
朱晓楠:等待
NO.期
陈秀彬:那一刻
NO.期
黄悦凯:为他点个赞
NO.期
戴萌:难忘的除夕之夜
NO.期
谢章杰:同桌的“拖拉症”
NO.期
连常菲:元宵赏灯
NO.期
吴杨超:飞机初体验
NO.期
黄志楠:家乡的习俗
NO.期
谢瑾:旅游的乐趣
NO.期
何诗垚:围墙外边
NO.期
陈佳慧:围墙外边
NO.期
林怡岑:正义的力量——《水浒传读后感》
NO.期
林霜:《昆虫记》读后感
NO.期
刘名伟:爷爷的手
NO.期
郑洁:一个特别难忘的暑假
NO.期
涂智祺:元宵“偷菜”
NO.期
陈一鸣:最美的笑脸
NO.期
傅婷婷:泱泱中华,不灭标彰
NO.期
吴子逸:那次“贿赂”
NO.期
陆重润:礼物
NO.期
郑新桐:我有一棵愿望树
NO.期
陈江龙:春节趣事
NO.期
秦珂:正月十五观花灯记
NO.期
陈佳渏:迎春节放烟花
NO.期
刘奇豪:春天的小雨
NO.期
黄腾熠:我们的节日
NO.期
范祯琪:我帮妈妈照顾弟弟
NO.期
王淑婷:醉花灯
NO.期
林杰阳:笼中鹦鹉
NO.期
程芯如:摄影的学问
NO.期
洪欣瑜:小汽车削笔刀的自我介绍
NO.期
涂嘉语:那双无助的眼
NO.期
王心妍:我发现了蚂蚁的品质
NO.期
陈江龙:醉溪湖
NO.期
林宁辉:愿“君”安好
NO.期
林怡岑:我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
NO.期
吴肇埕:我收获了成功NO.期
阙豪烨:长大的感觉NO.期
南子彤:“不怕疼”的妈妈
NO.期
张瑜:旧照片的故事
NO.期
赖妍莉:泉州大桥
NO.期
吴欣桦:我喜欢
NO.期
程芯如:环保造就海沧之美
NO.期
陈佳杰:折纸大挑战
NO.期
黄瑞清:神奇的草帽
NO.期
蔡怡灵:风铃
NO.期
黄紫妍:忘不了他们的眼睛
NO.期
黄奕铭:有趣的发现
NO.期
刘玟汐:成长经历中有趣的一件事
NO.期
吴佳尔:小区的公园
NO.期
汪小丫:信任之桥
NO.期
黄雅松:故乡的河
NO.期
杜林菲:春夏秋冬
NO.期
吴苗苗:那抹微笑,滋润了我的心
NO.期
王国璇:记忆中的豆腐脑
NO.期
曾政敏:爸爸的爱
NO.期
钟佳琪: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NO.期
王晓涵:一张老照片
NO.期
林诗坤:生活小窍门
NO.期
徐哲凯:画鼻子
NO.期
刘奇豪:家乡月圆中秋的味道
NO.期
叶文婷:灭鼠大作战
NO.期
刘俊淇:哎哟,我成笑料啦
NO.期
陈骏翔:成功青睐敢于尝试的人NO.期
林雯铮:观海
NO.期
吴宾利:我的世界被你点亮
NO.期
刘谙凝:今天真好
NO.期
陈孟远:穿针引线
NO.期
丁胜军:我的爸爸妈妈
NO.期
倪美奥:美丽的校园
NO.期
郑鉴洲:校园的早晨
NO.期
许榆渲:美丽的校园
NO.期
黄皓宸:文明出游,感受文明
NO.期
刘俊淇:哦,课间十分钟NO.期
谢若芸: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NO.期
曾思婷: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泉州市校园文学研究会
主办单位:西海岸文化平台
西海岸少年文学院
承办单位:诗客文化传媒机构
协办单位:泉州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
泉州市作协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南山书院/卢戈教育/博爱文学社/阳光教育中心/杨老师教育/红城文学社/少艺协/小荷文社/德鑫教育/小天使学习社/馨苑文学社/鑫鑫教育/驾云文学社/耕耘文学社(支持单位将在来稿中不断添加体现)
校园专栏征稿启事
校园文学社团来稿:
由学校文学社团统一组织来稿,投稿文章必须是原创作文,转载、抄袭、拼凑的文章,将不予发表,并将列入社团黑名单;社团成员及编数需至少五篇/五人以上才能构成一个社团,不足五人/五篇按“学生自由来稿”计。单篇文章字数字以上,如不足字请精选两三篇,文末附作者的姓名、学校、年级、个人照片和社团简介(有社团LOGO也请附上)、社团照片(可以是社团集体照、刊物照、活动照等2-5张)、指导老师、组稿人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