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女性形象比较,原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其中的两篇。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对这两部作品耳濡目染。我们都知道这两部作品中的男人形象被作者刻画的十分成功。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三国演义》中的男性形象大多是忠君报国的臣子。而《水浒传》中的男性形象大多是绿林好汉。他们个性突出,爱憎分明。除此之外,这两部作品中还塑造了很多女性人物。如《三国演义》的貂蝉、孙尚香等,《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一丈青扈三娘等。本文小编为大家比较这两部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从作品整体方面比较

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得知,《三国演义》大多描写一些贞洁烈女的形象。这些妇女们和政治挂钩,他们大多沦为男人的政治工具,大部分女性为了国家为了政治甘愿自我牺牲。如《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和徐庶的母亲,《三国演义》中也充分的肯定了女性的英勇才智和大家风范,如孙尚香和蔡文姬。毛泽东也曾赞赏过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

孙尚香剧照

阅读《水浒传》不难发现。《水浒传》中的女性分为两大阵营,一个阵营是巾帼英雄,如一丈青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等。另一个阵营则是心肠歹毒泼辣的妇人,小到偷偷摸摸,大到逼得男人上了梁山,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这些女性形象大多数是一些市井小民,其中也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

扈三娘和王英剧照

具体比较1:

巾帼英雄通过阅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中都有让人叫好又叫座的巾帼英雄。只不过《三国演义》对比《水浒传》而言显得更为隐性。在《水浒传》中,例如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可以归为此类,这些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性格豪爽。在《三国演义》中,有祝融,孙尚香等。孙尚香自幼习武,在刘备离开东吴之时,凭一己之力为其化解危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男人背后的女人。而在《水浒传》中,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则被称为站在男人面前的女人。这些人历史对她们持讽刺态度,大多称为河东狮吼,悍妇等。小编以为这只是不同女人的生活态度而已。孙尚香祝融夫人只是愿意隐瞒自己的性情,站在男人背后为他们出谋划策。而顾大嫂说二娘的人则是展露自己的性情,不顾世俗舆论罢了。

顾大嫂剧照

具体比较2:

反面女性这两部作品中也不乏反面女性。但其中《三国演义》远远少于《水浒传》。在我《水浒传》中。这些女性通常害得男人丧命。他们不仅丧失了人性伦理,其手段也是相当残忍。例如潘巧勇与和尚通奸以后,反过来诬告石秀,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以后更是要毒杀武大郎。

潘巧云剧照

与这些反面人物相比,《水浒传》中还刻画了诸如“林冲之妻”这类忠贞女子的形象,在林冲被搭配后,其妻子誓要等待丈夫归来,在于高衙内的抗争中,为了保全丈夫的名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三国演义》中的反面女性比较少,这些女性通常沦为男人的政治工具,其中也不乏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争宠斗艳的。但相比于反面女性,《三国演义》中的好妻子形象也尤为突出。《三国演义》中的刘谌之妻当刘谌决定以死殉国后,她毅然做出殉夫的决定,最后刘谌杀子割妻头自刎以殉国。刘备妻子糜夫人在长坂之战中,为保护刘备独子阿斗,让赵云带其先走,最后自己为了不拖累刘备选择投井自杀。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些人奋不顾身。

潘金莲剧照

刘谌之妻,林冲之妻和糜夫人都愿意为丈夫付出一切,她们都是有气节的女子,不过在他们丈夫心中,她们的价值有所不同,如当糜夫人自杀后,赵云杀出重围,带阿斗见刘备时,书中后文丝毫没有提及糜夫人,而林冲得知妻子自杀的消息后,悲从中来,发誓要杀了高衙内,最后雪夜上梁山。从这一点来看,林冲之妻是幸福的,而糜夫人虽然爱丈夫,但刘备未必爱他。

两部作品女性差异原因探究

时代差异,人物地位是主要原因。

三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乱世,但是汉代经学却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伦理道德比较看重,对群体关系比较重视。而且《三国演义》的女性大多出自大户人家,她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自尊自爱。而且由于丈夫的原因,她们处于一个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她们得以观察全局,也深明民族大义。而《水浒传》则不同,在作者未成书之前,作品故事大多流于民间市井小巷,而且当时这些女子地位微薄,大多是卖艺女,卖身女,因此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有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