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佳作被后世所传颂,这些佳作有些被遗忘在了历史长河当中,有些则被传承了下来,通过这些佳作后世可以看到古人智慧和生活状态,然后是在查阅这些传世佳作的时候,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古人的一些主观思想所引导,后世对于古时发生的事情无法进一步的证实,往往古人的主观思想可能在当时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只是经过时间的流逝之后,后世翻阅古人记载的书籍之时,原本影响不大的东西,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产生完全相反的想法。当历史文献不能成为后世检验历史真实性的唯一标准之时,后世便需要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的真实性进行探索。考古便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说历史文献具有有一定的导向性,那么陪伴着历史人物一起入葬的诸多物品,则是真实存在且不会存在任何的偏差。正是因为如此,了解一个古人的真实状态最有力的证据便是考古。02河北出现武大郎的墓穴
在年河北省的清河县发现了一座古代墓,同时伴随着这座古墓的出土,一场持续了多年的骗局也就此揭开,考古学家对这座墓穴进行了一番挖掘之后,通过墓中的文物以及墓志铭可以得出结论,这座墓穴的主人正是武大郎的墓穴,只是墓穴中所描述的武大郎与人们所认知到的不同。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武大郎的形象一直都是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那般一样,身材短小以卖烧饼为生同时面貌丑陋,不过他却有一个面貌十分优秀的妻子,他们最被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感情纠葛,武大郎的身患重症,潘金莲的红杏出墙以及西门庆的插足,使得这三人之间的关系被后世所熟知。只是通过这座墓穴中的墓志铭,上面所描述的似乎与《水浒传》中所描述的武大郎形象有着极大的差距,墓志铭这样写道:“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根据墓志铭的,描述可以得到武大郎,名武植,因为其家中位居老大,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大郎,虽然武大郎家中自小便十分的贫寒,不过武大郎从小就是十分的聪明,在中年的时候成功高举进士,在山东阳谷县做了一名知县,任职期间清廉公明,受到了当地很多百姓的喜欢,因此他也被当地的人们称之为武大官人。“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03考古学家发现了不一样的武大郎
除了武大郎的人生经历与众人所认识的不同以外,武大郎在《水浒传》中所描述的身材短小,现实当中也并非如此,武大郎的真实身高在古时7尺有余,按照比例现在也至少有一米八的身高,这样的身高即便是在当下,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存在,更不用说古时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了.其次便是相貌丑陋,虽然真实的武大郎相貌算不上英俊潇洒,不过还不足以长到让人不堪入目,他的相貌在人群中虽然做不到惊艳全场,不过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除了武大郎以外,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在水浒传中的描述与现实中也是相差极远,历史当中真实的潘金莲出身大户人家,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便精通琴棋书画,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才女,一直到后来潘金莲遇到了正处人生巅峰时期的武大郎,两人情投意合,最终选择一起共度余生,婚后的两人十分的幸福,结婚后潘金莲还为武大郎生下了4个孩子。武大郎之所以会被《水浒传》描述得如此不堪,真实的原因并非在于作者施耐庵和武大郎有什么过节,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一个叫黄堂的人,他是武大郎的发小,自幼就与武大郎一起玩耍,不过黄堂由于家道中途落寞,日子一度过得十分的困难,后来在看到武大郎做官以后,便找到武大郎,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发小能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04破解了一个持续了年的骗局
武大郎是一个备受当地民众爱戴的清官,因此对于发小的这个要求,当然并没有答应下来,面对武大郎的拒绝,黄堂心中十分的恼火,于是在回家的道路上四处散播关于武大郎的诸多谣言,这些谣言都是黄堂肆意篡改的,也是在其回家的过程当中,关于武大郎的诸多言论,也就至此传开。只不过当黄堂回到家之时,看到自己原本破旧不堪的房屋,已经焕然一新之后,心中十分的惊讶,后来他的妻子告诉他,修建房屋的钱是武大郎出资的,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黄堂十分的后悔,只不过在回家的路上,武大郎的诸多谣言已经传得满城皆知。此时想要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黄堂十分后悔曾经的行为,这一荒唐的骗局也一直持续了多年的时间,一直到的这座墓穴被人们所发现,墓中的诸多文物以及墓志铭重新面世,武大郎的真实一幕才得以被众人所发现。05历史的真实性需要从多方面去证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水浒传》这本被人们传承了数百年的佳作,里面的情节波荡起伏,作者对里面的人物刻画得也十分的深刻,只不过当这本传世佳作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之后,人们对书本里面的人物便不再有多怀疑,更多的只是被作者的主观思想所引导,正是这种引导导致了人们对武大郎产生了一丝偏见。这本书也许在当时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就没有进行矫正,在传到后世之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当人们的思维固化之后,其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研究历史的真实性和完善历史,不仅仅只是通过历史文献便能够将其描述清楚,更多的还是依靠考古当中的诸多历史文物,进一步的证实文献当中记载的真实性。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在撰写史书之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己的一点主观思想。因此,当人们要去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去验证其真实性,而不是仅仅去靠历史记载就断定是真实的历史。引用:《水浒传》《庄子·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