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曾为电视剧水浒传创作人物形象

00:5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赵茜方涛

8月18日,上海书展第四天。当天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楼,一场“特殊”的签售会正在进行。

人群聚集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凝神提笔,认认真真把名字签到每一本拿到他面前的书上。会堂环境嘈杂,他却连头都不抬一下,似乎丝毫没有被影响。

很快,现场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来签售的人里,有人是老人的忠实读者,手里不仅抱着刚买的书,还拿着以前老人绘制的邮票,略带不好意思地问老人,能不能把他拿来的每样作品都签个字。“以前看过您画的《红楼梦》和《唐诗宋词》,刚听说10月份有您《唐诗宋词》的展览,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这位读者说。

有人虽然没看过老人的书,却闻名而来,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售价元的书,希望老人能破例给自己一个“To签”。“我老公特别喜欢看他的书,刚刚我还在书展逛,听说会堂有签售,立马就过来了。”

视频中这么受欢迎的老人是谁?著名国画大师戴敦邦先生。

戴敦邦先生出生于年,酷爱中国古典文化,半个世纪以来,画出了《水浒传》《三国》《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等大型画作,还曾于年为中央电视台筹拍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创作人物形象造型。

也因为这部《水浒传》,戴敦邦先生开始被更多读者熟悉。

年,80多岁高龄的戴敦邦先生将自己为电视剧《水浒传》创作的一百七十八幅画稿捐赠给自己曾任教的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为让更多读者领略戴敦邦先生的绘画艺术,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编撰《风风火火闯九州-戴敦邦画说水浒人物故事》,并将这本书带到了上海书展的现场。

让所有读者念念不忘,排着长队也要等签售的书,也是这本《风风火火闯九州-戴敦邦画说水浒人物故事》。

戴敦邦先生创作的水浒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打开书的扉页,就能发现答案,“戴先生认为他的创作跟历史上诸多《水浒》人物画不同的地方在于,其笔下的这些英雄好汉都是以凡人、小人物的形象出现的。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大多是役夫、走卒、跑堂、闲汉、农夫,除了有吓人的诨名,并非是铜锣汉、铁金刚。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甚至还有不光彩的行为。因此,他拿生活中的普通人做模特,一画一个准,得心应手。”

在签售前的新书分享会上,戴敦邦先生回忆了自己为电视剧《水浒传》创作的经历,他说,自己是个“民间艺人”,画画不是为了权钱和名望,而是希望能为中华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他拒绝了不少赚钱的机会,更是把幅作品尽数捐赠。

“民间艺人”的称号怎么来的?

“据说,年戴老师做过一次敦煌之旅,在中国西部走了一圈,回来之后,给自己的画布上添了个印章,印章上刻有‘民间艺人’4个字,从此再没有改过印名,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书分享会结尾,戴敦邦先生入室弟子、宁夏书画院院长周一新这样讲到。

他希望,画界同仁能够不拘泥于一门一户,根植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牢记为人民服务,“这是戴老师的品格,也是所有学画的人都应该秉持的宗旨,戴老师做到了,接下来就看师兄弟们做得怎么样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