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摘抄。
1.不战自乱:没有受到攻击,自己已经乱了。
2.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极多。
3.义气相投: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4.势如破竹:原指形势如同劈竹子一样,劈开上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口裂开了。后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5.瓮中捉鳖: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6.愿闻其详:表示愿意听取详细的解释。
7.摩拳擦掌:双手相互摩擦。形容战斗或行动前情绪高昂、跃跃欲试的样子。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P页)
赏析:外貌描写,写出了徐宁的高大魁梧、身强体壮。
2.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P页)
赏析:写出了徐宁教钩镰枪法非常用心,众军汉学习非常刻苦,学得非常快。
3.正欲分兵之际,只见西边又是四路人马起来,呼延灼心慌。又听的正北上连珠炮响,一带直接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为子母炮,响处风威大作。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这十队步军,东赶东走,西赶西走。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冲将来。(P页)
赏析:写出了宋江兵马众多,让呼延灼军兵非常恐慌、不战自乱。
4.只听里面唿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攧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P页)
赏析:写出了宋江他们的钩镰枪法纯熟,大破呼延灼的连环甲马。
当当网包邮水浒传上下两册九年级上淘宝月销量官方店旗舰店¥56.85购买5.三千连环甲马,有停半被钩镰枪拨倒,伤损了马蹄,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二停多好马,牵上山去喂养,作坐马。带甲军士,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军,被三面围得紧急,有望中军躲的,都被钩镰枪拖翻捉了;望水边逃命的,尽被水军头领围裹上船去,拽过滩头,拘捉上山。(P页)
赏析:介绍了呼延灼军马的情况,突出了呼延灼军马伤亡惨重,非常狼狈。
6.却说呼延灼折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独自一个骑着那匹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拴在马上,于路逃难。却无盘缠,解下束腰金带,卖来盘缠。(P页)
赏析:写出了呼延灼的狼狈、落魄和无奈。
7.呼延灼说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只与我好生喂养这匹马。”(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呼延灼的狂妄自大,为下文踢雪乌骓马被盗埋下了伏笔。
8.慕容知府听了道:“虽是将军折了许多人马,此非慢功之罪,中了贼人奸计,亦无奈何。下官所辖地面多被草寇侵害,将军到此,可先扫清桃花山,夺取那匹御赐的马,却收伏二龙山、白虎山,未为晚矣。一发剿捕了时,下官自当一力保奏,再教将军引兵复仇如何?”(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慕容知府对呼延灼的体谅和赏识。
9.却说周通回寨里,见李忠诉说:“呼延灼武艺高强,遮拦不住,只得且退山上。倘或他赶到寨前来,如之奈何?”(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周通的担心和害怕。
10.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页)
赏析:心理描写,写出了呼延灼对鲁智深武艺的惊叹,突出了鲁智深武艺高强。
11.却说呼延灼在帐中纳闷,心内想道:“指望到此势如劈竹,便拿了这伙草寇,怎知却又逢着这般对手。我直如此命薄!”(P页)
赏析:心理描写,写出了呼延灼为打不赢鲁智深和杨志他们而郁闷、忧愁。
12.当时孔明便挺枪出马,直取呼延灼。两马相交,斗到二十余合,呼延灼要在知府面前显本事,又值孔明武艺不精,只办得架隔遮拦,斗到间深里,被呼延灼就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孔亮只得引了小喽罗便走。慕容知府在敌楼上指着,叫呼延灼引军去赶。官兵一掩,活捉得百十余人。孔亮大败,四散奔走,至晚寻个古庙安歇。(P页)
赏析:写出了孔明他们武艺不精,损失惨重。
13.武松引孔亮拜见二位,备说:“那时我与宋江在他庄上相会,多有相扰。今日俺们可以义气为重,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杀了慕容知府,擒获呼延灼,各取府库钱粮,以供山寨之用,如何?”(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武松的仗义,恳请鲁智深他们一起攻打青州,救出孔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