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教头”王进级别更高,但高也没有用。因为大宋是个“戏子成名、英雄落寞”的朝代。如高俅等,凭着踢球与演技能得高官厚爵;而王进与林冲等虽有摧锋破阵之勇、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却要沦落到或者逃亡、或者为寇,岂不悲哉!
其实小说中,王进的父亲王升,才是禁军都教头。而王进头衔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没有“都”字。
王进这个人物,虽未上梁山,却手把手教出了一个“九绞龙”史进;再由此引出鲁智深与林冲故事,堪称《水浒传》点晴之笔。
此处按话题,且算王进也是“都教头”,那么为何“都教头”级别要比“枪棒教头”高呢?
因为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顾名思义,就是专教枪棒的。
而宋朝禁军的武艺,却远不止枪棒。还有弓弩刀盾、步射骑射等。宋之两大强邻,辽国与西夏皆已铁甲普及,所以宋军禁卫军还有专门装备铁锤大棒的破甲队,称为“执骨朵子”。
那么,按《水浒者》给二人安排的身份,我们可以确以下二点。
(1)林冲等教头们属于专项教练,各有专业,是分别负责教授军中枪棒,刀盾锤斧、弓马射术等武艺操练。
(2)而王进这个“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实际就是总教练之意。职责应该是制定禁军训练计划,并督促林冲等枪棒教头、弓马教头等等教授进度的。
所以,王进在禁军中的职务级别,必定高于林冲。
然而恰如题曰:水浒传里有乾坤,细读之下有回味。
在“军功为贱役”的大宋,无论是都教头还是枪棒教头,都只是个军中教头,连将领都算不上的。在大宋士大夫眼中,那更是灰尘一样的小角色,其之级别,实在是微末的很。
小说情节中,当市井无赖出身的高俅,凭着球技混成了大宋军方最高长官之后,就苦了禁军中的两位英雄,王进与林冲。
只因高俅当年在街上当流氓时,仗着会些三脚猫枪棒,常逞凶斗狠。
某日,却惹上了让王进的父亲王升,便让王升一棒打翻,打得高俅在床上躺了几个月。
待高俅上了位,王进自然就没了活路,不想死,就唯有扶着老母亲逃往延安府。
王进好歹还是有惊无险,顺利进了陕西,从此脱离魔掌,半路还收了一个好徒儿,也不枉了一身武艺。
相比王进,林冲更惨。
林冲与高俅并无宿怨,但林冲却犯有一条“致命大罪”。
什么罪?
就是林夫人长得太过于美貌。
所以,当高衙内看上了林夫人之后,林冲这个地位低贱的“贼军汉”,当然就要被高太尉整得家破人亡,逼上梁山了。
古人云:兵者,国之爪牙也。而大宋却如此不善待自己的爪牙,
虽有坚甲利兵,却视壮士如土芥,如此焉得不亡?
最后,大宋的俩皇帝与赵家宗室数千妇女,全成了金人的奴婢,着实是报应。
只是国家残破,又苦了百姓。
开了先进文明被野蛮落后灭亡征服的先河,着实令人叹惜。
而施耐庵作水浒故事,想必也是要说这个道理,让后世引以为戒,是颇有深意的。
言归正传,最后还是继续来说王进。
(一):王进选择逃亡,为何要逃往陕西,而不是逃别处?
话说王进母子二人进入陕西地界后,王进对其母言道:
“此去延安府不远了,高太尉便要差人拿我也拿不着了。”
咦,那高太尉,乃大宋军队最高负责人,为何王进到了延安府,就不怕这个高太尉了?
实则,在五代末,北宋立国初时,陕西各路军阀与大宋的关系,是带有“保持半独立性质的归附”。
所以西军将门,种氏与折氏等,家族世代相承。而王进只要一到陕西,得到西军将门庇佑,高太尉的势力就鞭长莫及了。
而王进要去投奔的“老种经略相公”,就是陕西“半独立军阀”们的领军人物,种氏将门,西军名将种师道。
(二):王进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得到陕西将门庇护,所凭者,唯有自己一身武艺。武艺在汴京一钱不值,而在陕西,还是有施展天地的。
那么,王进武艺有多强?就体现在小说的第二回。
逃亡途中的王进,路经史家庄,收史进为徒之前,先与史进来了一场枪棒较斗。
这一段打斗描写尤为精采,且来品一品。
《水浒传》原文:
(王进)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
“旗鼓势”一般为枪棒演练起手式。
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径奔王进。
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又赶入来。
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绞,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
王进一交手,先示之以弱,然后以佯退为进,回身一棒(犹如回马枪)连劈带戳,劈为虚、戳为实,干净利落,一棒就捅翻了史大郎。
从这番描写,可见作者施耐庵也颇通枪棒之说,非为虚言也。
王进连忙撇下棒,向前扶住道:“休怪,休怪!”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傍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道:“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
史进以前拜的教师,大多为言过其实,只会些花拳绣腿的假大师,假大师自古有之。小说作者这一笔,尤为精妙。
由此看水浒小说中的王进,虽如昙花一现,却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如林冲者,明知高衙内恶意满满,却仍坐以待毙,把希望寄托在敌人会适可而止之上,实乃既天真又愚蠢。
而王进一觉得不妙,却能当机立断,决不贪恋汴京繁华,毫不犹豫就携母弃家而走,就这份决断,若有机遇为将,实亦有名将之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