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不写射雕前传原因与郭靖有关,

金庸笔下十五部作品中传阅度最高的莫过于“射雕三部曲”这个系列作品,三部作品的故事关联紧密,不过细品金庸所有作品其实不难发现,他的十五部作品都是处于同一个武侠体系中的,如此一来,比如在时代背景设定更靠前的《天龙八部》中就有丐帮和大理段氏,段誉就是后来的“南帝”段智兴的爷爷,而洪七公后来修炼的降龙十八掌则是由虚竹传下去的(新修版中萧峰传功虚竹,再由虚竹代传丐帮少年英雄)。(段誉剧照)既然《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的关联也十分紧密,那为何金庸不直接再出一部《射雕英雄传》前传性质的作品来将整个剧情脉络整理得更加清晰呢?其实这事还得怪郭靖。一、金庸的武侠体系熟悉金庸故事的人一定知道,金庸的武侠世界观是套用的现实世界观,他在各部作品中都设定了时代背景,当然,有一些作品中没有明确标出时代,但可以根据书中的细节推算时代,比如《笑傲江湖》中存在武当派,自然是明朝之后的故事。(郭靖剧照)但除了时代背景之外,金庸的世界观中还汲取了一些文学名著中的素材,比如他在多部作品中都提到过梁山好汉,等于是打通了“金庸武侠世界”与《水浒传》的次元壁,当然,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金老是在蹭名著的热度,这不寒碜,毕竟谁不爱读《水浒传》呢?而金庸之所以没写《射雕英雄传》前传性质的作品还真就与他的世界观设定有关。二、郭靖的身世其实金庸在多部作品中都提到过梁山好汉的存在,比如《鹿鼎记》中的李西华,他用一招燕青传下的卧云翻对付李自成,又如《射雕英雄传》中的简长老,他用鲁智深传下的疯魔杖法对付黄蓉,不过这些还只是将梁山好汉设定为传说中的人,还不算直接打通金庸武侠和《水浒传》的次元壁,真正打破次元壁的还要数金庸对郭靖的设定。(黄蓉剧照)郭靖是什么身份?原著第一回就提到过,原著道:“曲三道:‘哼,我怕你们泄漏了秘密?你二人的底细,我若非早就查得清清楚楚,今晚岂能容你二位活着离开?郭兄,你是梁山泊好汉地佑星赛仁贵郭盛的后代,使的是家传戟法,只不过变长为短,化单为双。’”这下好,之前传的燕青、鲁智深传下武功原本还可以只是他人杜撰,而郭靖的祖先直接被设定成梁山好汉,这就等于是确认了梁山好汉的确是存在于金庸武侠世界观里的。这样的设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其实光看郭盛、鲁智深、燕青这些好汉还没啥,他们本就是绿林间的高手,和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没有太多区别,而另外一类好汉可就不同了。三、强得过于离谱的高手如果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在金庸武侠体系中是存在的,那么金庸就注定无法去写北宋宣和年间的故事,也就是《射雕英雄传》的前传应该发生的时代,原因很简单,其中出现了超出武侠设定的人物存在。武侠和仙侠是有明确边界的,但《水浒传》本身可不是纯粹的历史小说,它是带有一定神话色彩的,比如宋江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又比如罗真人被李逵斧劈却不死,这些桥段都带有神话色彩,而公孙胜和樊瑞这类角色的存在就会让武侠的故事彻底变味了。(公孙胜剧照)试想金庸要写北宋宣和年间的故事,那自然绕不开梁山好汉,也就难免会提到公孙胜、樊瑞还有乔道清、包道乙一类的角色,而这类角色可都是会用法术的,那么金庸辛苦构建的武侠体系就这么崩坏了,试想武林高手们都是用拳脚功夫,结果乔道清、公孙胜却能够施法,那故事还怎么写?乔道清可是曾经以一人之力把梁山群雄逼入绝境,而公孙胜又压他一头,多么离谱的战斗力?所以说金庸不写《射雕》前传完全就是因为郭靖这个角色的设定,他的存在引入了《水浒传》相关的设定,让那段时期的故事偏离了武侠的轨道,的确是不适合被写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