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摘抄。
1.按兵不动:指掌握力量而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比喻事情发生后持观望态度而不肯行动。
2.如痴似醉:形容因惊恐而发呆。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3.飞檐走壁:指练武的人身体轻捷,能在房檐和墙壁上行走如飞。
4.魂不附体:形容惊恐万分,不能自主。
5.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6.神出鬼没: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7.兵微将寡:士兵少,将领也少。形容兵力薄弱。
8.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江里水寨中四个水军总管见乌龙岭已失,睦州俱陷,都弃了船只,逃过对江,被隔岸百姓生擒得成贵、谢福,解送献入睦州。(P页)
赏析:写出了百姓对方腊军队的痛恨和对宋江军队的拥护,帮宋江他们活捉了方腊水军总管的成贵、谢福。
2.南兵投降者,勿知其数。(P页)
赏析:“勿知其数”突出了南兵投降者非常多。
3.转得过山嘴,对面两边山坡上,一边是雷炯,一边是计稷,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纵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般的箭矢。(P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弩箭的凶猛密集,不可阻挡。
4.三千步卒,止剩得百馀个小军逃得回来,见卢先锋说知此事。(P页)
赏析:“止剩”突出了卢俊义兵马的损失极其惨重。
5.卢俊义道:“宋公明兄长特分许多将校与我,今番不曾赢得一阵,首先倒折了六将,更兼三千军卒,止有得百馀人回来。似此怎生到歙州相见!”(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卢俊义的懊恼、惭愧、郁闷和伤感。
6.朱武道:“这却容易。他那贼人的埋伏,也只好使一遍。我如今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但是于路遇着琳琅树木稠密去处,便放火烧将去,任他埋伏不妨。”(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朱武的足智多谋、见解高明。
7.那老和尚道:“将军少待,夜深可去,日间恐关上知觉。”(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和尚的小心谨慎、考虑周全。
8.那时迁悄悄地溜下树来,转到关后,见两堆柴草。时迁便摸在里面,取出火刀、火石,发出火种,把火炮阁在柴堆上,先把些硫黄、焰硝去烧那边草堆,又来点着这边柴堆。却才方点着火炮,拿那火种带了,直扒上关屋脊上去。(P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时迁的身手了得、眼明手快。
9.庞万春听了,惊得魂不附体,只管跌脚。雷炯、计稷惊得麻木了,动掸不得。(P页)
赏析:写出了庞万春他们听说已经有一万宋兵先过关了非常恐惧和惊惶。
10.且说南国王尚书、高侍郎两个,颇有些谋略,便与庞万春等商议,上启皇叔方垕道:“今日宋兵败回,退去三十馀里屯驻。营寨空虚,军马必然疲倦。何不乘势去劫寨栅,必获全胜。”(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南国王尚书、高侍郎两个急功近利,正好中了朱武他们的计策。
11.卢先锋又见折了二将,心中忿怒,急令差遣前部军兵,各人兜土块入城,一面填塞陷坑,一面鏖战厮杀,杀倒南兵人马,俱填于坑中。(P页)
赏析:写出了卢俊义的气愤和恼怒,誓要攻破城墙为死去的兵将报仇。
12.且说吴用与宋江在马上同行,并马商议道:“此行去取清溪帮源,诚恐贼首方腊知觉,逃窜深山旷野,难以得获。若要生擒方腊,解赴京师,面见天子,必须里应外合,认得本人,可以擒获。亦要知方腊去向下落,不致被其走失。”(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吴用的小心谨慎、料事如神、考虑周全。
13.那杜微浑身挂甲,背藏飞刀五把,手中仗口七星宝剑,跟在后面。(P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杜微全副武装地跟在方杰后面保卫方杰,为下文他趁秦明与方杰打斗时暗算秦明埋下了伏笔。
14.却说方腊在帮源洞如坐针毡,亦无计可施。(P页)
赏析:“如坐针毡”突出了方腊的忧愁、焦急和恐慌。
精品原创禁止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