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武林,少有清风明月,也少有仗剑独行。
《水浒传》中的武林,充满了阴谋诡计和揣摩算计,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大坑里面去。
豹子头林冲,在街上闲逛时买了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刀,结果就被人狠狠算计了一把。
行者武松虽然心思敏锐,但也被张督监给骗了。
当武松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准备迈向新生活时,一盆冰水狠狠泼在了武松的头上。
如果把《水浒传》当作一部古典武侠小说来看,书中有哪些江湖高手?
梁山好汉里面的高手,大多出身行伍,比如说梁山五虎将。
林冲、关胜、董平、呼延灼、秦明,他们五人全是武将出身。
相比之下林冲虽然不善于排兵布阵,但他是禁军教头,什么样的兵刃都能使唤。
不仅仅是梁山五虎将,梁山八骠骑里面也只有史进、穆弘两人出自于绿林。
4、史进
《水浒传》中江湖高手其实并不多,九纹龙史进算一个。
但是,九纹龙史进的功夫出自于禁军教头王进,王进也是行伍出身。
在王进的悉心指导下,史进练了一年,武功就突飞猛进,几乎一人单挑整座桃花山。
史进虽然挺猛,但完全不是武松、鲁智深的对手。
且不说史进敢不敢单挑武松,但史进实打实跟鲁智深单挑过。
史进为了救下不打不相识的三位桃花山头领,不惜把祖宅付之一炬。
此后史进流落天涯,没了进项,他就去赤松林里面拦路剪径做了强人。
但史进没有做强人的经验,见到鲁智深这种身板的人,他也敢上去叫阵。
如果是王矮虎、郑天寿这样的专业强人,人家估计就不会招惹鲁智深。
在赤松林里,史进跟鲁智深单挑二十招之后,就顶不住了,胳膊酸痛!
史进比起武松、鲁智深两人来明显差上一截。
但是,史进应该能打赢任原、蜈蚣道人这样的角色。
3、鲁智深
从表面看,武松和鲁智深是《水浒传》江湖高手里面的天花板。
在《水浒传》原著前三十一回,施耐庵着墨最多的,只有两个人。
鲁智深的章节占了六回,另一个就是武松,武松的章节占了十回,故而得名“武十回”。
喜欢《水浒传》的读者,流传着一种说法,叫作「鲁达挥拳为苍生,武松挥拳为自己」。
这是一部分读者对两人的一种印象,我不想对此过多讲述。
鲁智深的力量,是胜过武松的。
倒拔垂杨柳,打烂半山亭,鲁智深的力量达到“陆地金刚”的境界。
武松扔三次大石头虽然看起来很威猛,但那块大石头不过就三五百斤重。
比起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堪比小型挖掘机的力量比起来,略显不足。
但鲁智深的短板很明显,不能饿肚子,一饿肚子就不行了,打不赢瓦罐寺里的两个恶僧!
2、武松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金圣叹,把武松称为“天人”。
武松确实有天人风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艺高人胆大。
不卑躬屈膝,也不屑蝇营狗苟,这是宁折不弯。
外表威猛,内心刚直,这是男儿气概。
纵观武松战绩,武松景阳冈打虎、狮子楼复仇、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
武松的故事,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
上了梁山之后,武松低调了许多,懂得了隐忍,懂得了藏锋。
即便如此,他还是以步战对骑将,秒了贝应夔和耶律得重。
贝应夔和耶律得重的实力有多强不好判断,但应该有梁山十六小彪将的本领。
武松能够用力量来抗衡战马的冲锋,还能用干脆利落的刀法秒掉两位骑将,足见其刀法之狠辣。
如果武松能跟方腊的大将石宝打一场,应该会很精彩。
1、孙安
其实,《水浒传》还有一位隐藏江湖高手,实力比武松和鲁智深更强!
此人,就是屠龙剑客,孙安。
孙安的故事背景、人物经历跟武松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能看作“加强版”武松。
孙安为父报仇,宰了两个恶棍,因而流落武林。
武松为兄报仇,宰了西门庆,因而流落武林。
武松的兵器是镔铁双刀,孙安的兵器是镔铁双剑。
武松是打虎好汉,孙安绰号“屠龙手”。
武松擅长刀法,孙安擅长剑法。
孙安的武功有多强呢?他耐力、防御力很高,而且力量也很强。
孙安一出场,就跟霹雳火秦明打了五六十回合,两人不分胜负。
原著描写如下:
“当下秦明与孙安战到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卢俊义眼中,孙安应该是略占上风,如果再打下去,秦明是赢不了孙安的。
跟秦明的这次单挑,奠定了孙安的位置,孙安有梁山五虎将的实力。
第二天,孙安再次出战,这一次卢俊义亲自上阵,单挑孙安!
卢俊义跟孙安前后打了整整一百回合,场面上孙安没有明显下风。
卢俊义诈败,用绊马索活捉了孙安。
纵观《水浒传》原著,只有孙安跟卢俊义打过整整一百回合。
武松也许能跟秦明打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他跟卢俊义应该打不了一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