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站上线了央视版的四大名著,于是便重新又刷了一遍老版《水浒传》,看完后不禁感叹,老水浒是真的经典,唯一的缺憾就是拍得太少,很多原著的情节没能展现出来,考虑到那个年代拍电视剧的辛苦程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水浒传》在年拍过新版,在新拍的四大名著里属于比较优秀的了,但是依然比旧《水浒》逊色很多,经我看完后,我觉得给我这种感觉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便是选角上,旧版《水浒传》的选角相当的传神,就好像是从书中走出来的。
藏金生饰演的鲁智深,高大雄壮,一举一动像极了一个金刚模样菩萨心肠的活罗汉;
丁海峰饰演的武松,虎背熊腰,不怒自威,满身凶气,真乃天伤星再临。
赵小锐饰演的李逵,面如黑炭,发如钢丝,又时常流露出烂漫之色,双板斧挥舞起来,不亏黑旋风。
尤其是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宋江,那种复杂的心境,扭曲的理想,正是那黑三郎无疑。
即使是一些小配角,像高衙内,泼皮牛二等都充满了市井气息,让人印象深刻,叹为观止。
而新版《水浒》演员虽然也不错,但总是呵呵傻乐的鲁智深,缺少威严;总是叫着哥哥的李逵,把天真烂漫演成了傻子;顶着加勒比海盗头的武松,体格不足;张涵予的宋江尚可,可惜一身正气,不像黑三郎。
新旧演员对比唯有林冲的扮相,倒是比旧版更接近于我心目中的豹子头形象。
新版林冲第二,是细节方面,旧版《水浒》依照《清明上河图》还原了宋朝的生活,一砖一瓦,一举一动无不带着历史的风韵。并且剧情中有着非常多的细节值得注意。
比如在诏安圣旨宣读的时候,众好汉都纷纷下跪,武松却没有跪下,只是半蹲,阮小七更是脸都别了过去,正眼都不看来使一眼;
不跪的武松和阮小七再比如宋江在开诏安的思想工作会议的时候,武松正要发作,但鲁智深一个眼神,武松便出去了,正好反映出梁山上的众人虽然平日里兄弟相称,但各自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梁山上是山头林立,并没有表面上的的那么团结。
在央视版中,这样意味深长的镜头到处都是。
而新版对环境的刻画比较潦草,除了经常出现的穿越来的玉米、辣椒外,最让我疑惑的是,戴宗和李忠的发型,为何要搞得如此特别?
李忠第三,是尺度方面。重看水浒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我们小时候看的老版《水浒》尺度竟然如此之大。
老版丙没有过多的去美化梁山好汉,孙二娘酒店的后厨挂着人腿,还有把差拨剥光了扔在厨房菜板上准备开切的镜头,都表现出了孙二娘夫妇卖的的确是货真价实的人肉馒头……
并且一些和谐场面也相当露骨,十分符合水浒中那种弱肉强食,原始野性的社会环境。
我都奇怪自己小时候看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害怕西门庆和潘金莲这两颗摆在祭台上的头呢?
而新版就和谐的多,不光和谐镜头要用镜头剪切表达,并且所有用到首级的地方也都用袋子装了起来。
更加过分的是,新版用了整整一集讲了张青孙二娘无聊的感情故事,用来解释他们卖的不是人肉,而是真的牛肉,着实令人反胃。
最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为了美化宋江,最后本来应该他骗李逵喝的毒酒,变成了李逵自愿喝的。
新版李逵喝下毒酒如此多的修改,直接将《水浒传》这本描写王朝末日百像的书改成了一个单纯的锄强扶弱的英雄团体悲剧故事,实在可惜。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旧版《水浒》为什么比新版好看的原因,还有哪些我没提到的,小伙伴们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