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在孟女士顺利回国霸榜前,微博热搜的第一名,居然是迪迦奥特曼被下架了。
事情来得毫无预兆、莫名其妙,但总之,现在我们在各大视频平台搜索“迪迦奥特曼”,出来的结果都是查无此片,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流行了几十年,从80后到10后的童年童年回忆,疑似全网下架了。
说句不好听的,影视作品被封杀,在当今已经是见怪不怪,但当这个对象变成迪迦奥特曼的时候,还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火了十几年的片子,而且从来只有好评没有差评,却突然被封杀,究竟是为什么?
目前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就是涉嫌暴力情节,被家长举报了。
早在今年4月,迪迦奥特曼就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称部分情节涉嫌低俗暴力,影响恶劣,错误地引导了未成年人,引起诸多家长的不满。同时被点名的,还有《名侦探柯南》、《全职高手》、《熊出没》等知名动画片。
在被点名之后,上述作品就进入调查和整改环节,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官方渠道也没有发布下架这些作品的消息,但在各大平台上的确不约而同消失了。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赶紧“自证清白”,说作品下架是平台的自主行为,和消保委没有关联。
话虽如此,不过要是一个平台下架,还可以说是反应过度,但所有平台在一两天之内不约而同下架,就算是没有明面上的指令,也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和内幕,不然平台方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口碑呢?
说来说去,还是和越来越敏感的审查机制不无联系。
之所以为这些被无端封杀的作品鸣不平,不是说我自己就喜欢它们,我自己没看奥特曼很多年了,《熊出没》这类片子,我也觉得不咋地。
但问题是,如果这类作品都能被封杀,那么整个娱乐圈,还有什么作品是完全符合要求不能被封杀的吗?
如果让这种模糊且严苛的审查机制继续存在下去,最后只会造成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制作和引进任何作品,让本就质量堪忧的内娱生态雪上加霜。
那到时,我们的孩子,或者包括我们自己,又能看什么呢?
2
有一说一,家长胡乱举报、官方胡乱封禁影视作品,尤其是少儿作品的现象,在国内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我们也不妨来盘点一下。
总有小伙伴觉得疑惑,为什么和日漫和美式动画相比,国产动画片总是显得那么弱势,但事实上,不一定是国内生产不了优秀的作品,而是这些作品还没来得及发扬光大,就被各种奇怪的理由给封禁了。
这一点,就连堪称是对抗外国动画先行军的《虹猫蓝兔七侠传》,也没有躲过去。
年,国家广电总局近日颁布了“境外动画禁播令”,规定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至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这条禁令的合理性在这里不讨论,但无可否认,给了国产动画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久后,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宏梦卡通,就是创造了蓝猫的那个公司,发行了一部新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内容相当于动画版的武侠片,乘着政策东风,一经播出就杀疯了,大受欢迎。
至今,这部动画在豆瓣上都有着9.5分的超高评分,还在一年内迅速斩获了很多奖项,然而,就在全国孩子每天放学都打开电视,等待动画结局的时候,这部动画,突然停播了。
原因就是部分家长举报,动画情节涉嫌血腥暴力,(举报一部武侠片血腥暴力?)当年的人们对网络举报还没啥概念,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媒体都下场讨论,就连动画的总导演也下场辟谣。
幸运的是,这部片子在停播一个月之后,还是复播了,只是被封杀的流言已经传出,影响力大不如前,说草草收场也不为过,直到今天,很多当年追过动画的小伙伴,都不知道结局究竟是什么。
制作精良+政策加持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尚且如此,后来者就更加不用说了。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叫得上名字的动画片只有《喜羊羊》和《熊出没》,然后非常悲催地,现在这俩动画都因为被举报,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停播或封杀。
《喜羊羊》被封杀,是因为实在太太太红了,红到无人不知,然后根据墨菲定律,播出的内容越多,接触的观众越多,就绝对会有意外发生——无论这意外听上去有多匪夷所思。
年,连云港市几名儿童,因为模仿《喜羊羊》里面“灰太狼烤羊”的环节,造成了严重烧伤,自此,本就因为“平底锅打人涉嫌暴力”等理由引起家长不满的《喜羊羊》,被央媒定性为“暴力动画”,失去了在主流电视平台上播放的机会。
而《熊出没》被禁的理由就更多了,粗口、低俗、暴力、萌化熊的形象令小孩失去警戒心等等,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理由,令这个系列的某些内容被禁播或下架。
我个人是不喜欢《熊出没》的,总觉得质量和审美都太捉急了点,但这种程度的折腾,让我都忍不住为制作人点根蜡。
最最让我觉得无辜的,是审美和内容质量都在线的《菲梦少女2》,因为“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的,还在舞台上表演换装”,被家长举报。
而官方回复虽然挺明白事理,说了“将人物头发设计成不同颜色,是为了帮助观众快速分辨角色,并非提倡染发,内容没有导向方面的问题”,但转头还是将动画下架了。
一部动画,耗费了制作团队的无数时间、精力、金钱,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家长,一条毫无理由的举报,就能让所有的努力归零,这就是国内动画产业的现状。
再加上这次突如其来被封禁的《迪迦奥特曼》,国内被封禁的优秀作品,都能凑够几桌麻将了。
当事人遭受的经济损失都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它令我们彻底迷茫:按照这样的标准,世界上还存在“可以看”的作品吗?
3
相信现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小时候都是看日漫或者美国卡通片过来的,某些时候,我也在庆幸自己早出生了几年,在很多作品被定性为“不良作品”之前,就把它们全看完了。
比如,按照现在的标准,《猫和老鼠》是妥妥的暴力动画了,这两只小动物什么危险动作没试过;
如果是日漫,经典IP《灌篮高手》一样不能逃过。
铁男、三井寿、樱木等主配角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更是剧情的重要转折点。
然后,《精灵宝可梦》系列是不是也暴力?
说不定还涉嫌反科学,孩子们学着皮卡丘去玩电怎么办?
不仅仅是动画片,按照这个标准,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不能看、不能拍的。
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都暴力吗?
《红楼梦》是不暴力,但是男主角太娘啊,还是后宫剧,这也不合适吧?
金庸的武侠小说暴力,琼瑶小说三观不正加色情,《封神演义》封建迷信还宣传自杀,包公案、狄公案涉及凶杀,包公还动不动就拿个狗头铡出来铡人,这都什么剧情啊,通通禁了。
……
写到这里,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内娱的影视作品题材如此乏味了。
我也觉得很纳闷,那些动不动就拿起举报大旗的家长,难道他们小时候没有看过动画片和电视剧吗?
难道看了这些内容,他们自己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坏孩子吗?
或许,他们想举报的,根本不是某部动画片,而是任何能“引诱”孩子不好好学习的东西。
而这也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将一部作品定性为“不良作品”的标准,究竟在哪里?
通过上面这么多例子,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绝对伟光正的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就算存在,也肯定假得不行,根本没人愿意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包括未来,所有文艺作品,只有想找茬,都肯定能找出一些“三观不正”的理由来。
但是,一部作品有不伟光正的元素,不代表它就是坏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些动辄举报的家长,会觉得荒谬、可笑、愤怒,而不是去无脑认同。
所以,作为能够掌握影视作品“生杀大权”的广电总局,早就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规范审查机制,而不是一看到举报,就毫无犹豫下架、封禁影视作品了。
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这一两年,广电的审查机制越发严苛,不仅封禁的理由越来越多,而且以前还好歹交代一下,现在无论是封禁劣迹艺人,还是下架“不良”作品,都是封了完事,既没有事先征询意见,事后也不发通报交代前因后果。
有一说一,这种模式也未免太粗放了。
中国人口如此多,地域发展如此不平衡,其实早就应该引进分级制度了,就算暂时不引进,也应该出台一些公开透明、有可行性的细则,比如怎样的情节不能有,怎样的举报要重视,怎样的则不用理会。
我个人意见就是:
只要作品不是故意宣传色情暴力以及其他敏感题材,而仅仅是少量涉及的,完全没有必要杯弓蛇影,更不应该因为个别家长举报就封禁。
因为片子只是片子,没有让所有孩子都不发生意外的义务,真正有义务的,是那些家长。
如果一个几岁的孩子可以玩火点草垛、烧同伴,折腾几个小时,直到发生意外了家长才呼天抢地,可想而知,家长的管教和照料是多么的疏忽。
值得被举报、惩罚的,或许从来都不是喜羊羊或奥特曼,甚至不是光头强或者熊大熊二,而是某些不干人事的熊家长。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毒哥新书《别装得无懈可击,却活得软弱无力》热卖中。
#知识红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