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施耐庵本人,还是后来的点评者们,都认可鲁提辖是梁山上的一等一好汉。鲁提辖虽然性格中略有鲁莽,实则粗中有细。这个绰号是花和尚的人,称得起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人。分析这虽然是一个问题,但里面涉及到三个点。金翠莲欠钱,郑屠有礼貌,鲁提辖为何要“杀”郑屠。既然涉及到这三个点,那咱们就逐一来分析分析。金翠莲是否欠钱故事的一切起因,都源于一个“钱”字。要想搞清楚所有的问题,就首先要弄明白金翠莲是不是欠郑屠钱。书中对这件事是有详细描述的: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
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请注意,书中已经明确地说了,是虚钱实契。说白了,就是讹诈。这简直比高利贷还要过分,空手套白狼,套到了一家可怜人身上。郑屠本来就没有给钱,现在还楞要要这三千贯,究竟是何道理。再者说,即便是郑屠真的给了这个钱,他也实实在在的得到了金翠莲。金翠莲离开是被他的大娘子打出来的,与金翠莲又有什么关系。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欠钱一说。郑屠有没有礼貌郑屠是个街边商贩,他最擅长的就是见人下菜碟。面对有能力的鲁提辖他自是有礼貌,而面对平民百姓郑屠可就是一个恶霸了。否则也不会有个“镇关西”的绰号。
《水浒传》中,描写了很多重“义”之人,可真正的有古朴“侠义”观念的人,却寥寥无几。而鲁提辖就是这么一位。他是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之人。平生就爱助人为乐,听到了这等不平之事,自然要官上几分。所以他才会消遣郑屠,其目的就是借口找茬,打郑屠一顿。鲁提辖毕竟是有官职的人,郑屠见了他肯定要虚伪的客气几句。但恶霸就是恶霸,消遣了一番后,就原形毕露: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我们可以好好地看一下这段细节。恼羞成怒后的郑屠想要跟鲁提辖翻脸,可一般的翻脸也就是拳脚之争罢了,但郑屠却用拿了一把尖刀。
这并非是最为关键的地方,也不是他被打死的最终原因。鲁提辖之所以下狠手,实乃是因为郑屠这个人肉烂嘴不烂。明明已经挨打了,还喊“打的好”。这样一来,必然激怒了鲁提辖。说句最直白的话,郑屠就是在自寻死路。鲁达是否要杀郑屠鲁提辖的目的,就是教训郑屠一顿而已。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打死郑屠。书中在此,也是有细节描写的: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提辖并没有想要打死郑屠,只不过就是想要教训他几下。如果说郑屠一开始不拔刀相向,鲁提辖也不会特别愤怒。
这其实就是鲁提辖过失杀人,从初衷上说,他从来没有杀人的心思。结语郑屠之所以被鲁达打死,完全是出于意外。可这即便不是意外,鲁达也并没有什么过错。从事件原委上说,郑屠是为了讹诈,他能有镇关西这个绰号,也说明他不是善类。这种人,在《水浒传》这部书中,本就有着“必死”的理由。假使他遇到的不是鲁智深,遇到了武松、石秀、史进、李逵等人,也依然有可能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