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水浒传如果忽视中间过程中的快意恩仇,只看结局的话,大家肯定会以为这只是一个悲剧。因为到最后宋江带领着好汉,仍然向朝廷归降了。最后落得一个被朝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角色。频频被派出去抵御外敌,争讨方腊,讨伐辽国,好汉死的死,伤的伤。
原本快意恩仇、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最终却只得到这样凄凉的结局,这与领导人的意向密不可分。梁山曾经有过三任领导人,第一任是矮脚虎王伦,第二任是托塔天王晁盖,第三任是及时雨、呼保义宋江。这三个人第一个人目光短浅,第二个人心中重情意,但是对建功立业毫无兴趣。
而最后一任首领宋江,则对官方的封赏十分向往。他一向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对于江湖上的兄弟乐于伸出援手,因此才会有呼保义、及时雨的称号。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上了梁山后,因为自己的好人缘被大家推举,最后却带着大家一起走向毁灭。
纵观晁盖在水浒传中的表现,我们不禁都会对他产生惋惜之情。晁盖出身小地主家庭,在当地曹家村做上了保正的职位,生活衣食无忧。在当时朝廷黑暗腐败,民生凋敝的情况下,也能活得有滋有润。在江湖上有名声,和官府有关系,与宋江是兄弟。
但是晁盖却因为对朝廷本身腐败的现象的愤怒,直接与吴用等其他6个人一起合谋,将生辰纲劫持而走。说他单纯,但他心里也是有成算的,说他复杂,但是在和其他6个人合作的时候,却并没有筛选过这些人的品行如何。虽然大家劫持生辰纲成功,但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个成员白胜却不小心泄露了行踪。
官府得到线索后,即刻派人去往各地方捉拿相关人士,晁盖因为提前得到了宋江的通风报信,只好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庄园,连夜赶往梁山。吴用出身贫寒,因为对蔡京、高俅等人颇有怨言,所以对劫持生辰纲欣然应允,阮氏三兄弟自从自己打渔的湖泊被梁山占领后,也是一肚子怨气。
公孙胜虽然周易八卦、兵法奇迹无所不通,但是说白了也只是一个四处漂泊、无所依靠的道士。而晁盖心中没有确定的理想,只因为一时的快活参与了劫持生辰纲,最后还一把火将自己的基业烧毁。这样的行为让我们疑惑,但是与晁盖之后对宋江、对林冲、对梁山首领之位争夺的态度,我们就会更加理解他的性格。
用直白的话来讲,他的确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梁山在招募各种好汉的时候,给出的口号中有一句非常有名,那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然而这好汉中不知多少人心中藏了太多的心思,反而连晁盖也比不上,没有他那么的直爽豁达。
所以说晁盖这种重情义,直爽豁达的性格,其实是适合做下属,而不适合做领导的。因为他心中太过于无欲无求,对功名利禄或者对抗朝廷没有太大的欲望,于是与吴用等人离心。吴用为了完成自己的野心将宋江推举出来,两人不谋而合,暗中转移梁山的统治权。
晁盖也不是一个傻子,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在被人暗中削弱的时候,他终于要做出自己的立威之举。决定带领兄弟们一起攻打曾头市,将曾头市的资源粮草纳入梁山。在众位好汉前重振自己的领导威风,他此刻的豪情壮志让人动容,但攻打曾头市的决定却略欠考虑。
虽然军师吴用在这个阶段更加偏向宋江,但他毕竟是梁山整体的军师,在梁山有重大行动的时候,他总要为此谋划考虑。他明白晁盖这次想要攻打曾头市的行为会带上自己的嫡系人马。但是大家对于这次行动其实不太情愿,强行攻打效果一定不会太好。
但是晁盖一意孤行,带上去掉吴用的剩下人马,便对曾头市展开了攻势。然而他太过鲁莽,冲锋在前却忽略了对方的计谋。眼睛处直接中了一箭掉下马。但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嫡系人马刘唐、白胜的人却不是救他的人,反而是呼延灼、刘顺两个属于宋江团体的人将他带回寨子。
结语: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才想明白了一切。回望人生,他似乎有反悔之心,然而所剩无几的生命已经不容许他再悔恨下去了,他最后只留了一个推选首领的遗嘱,让宋江通过考验才最终坐上了首领的位置,但是这却是梁山悲惨命运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