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起梁山好汉的话题,读者诸君总是会发生一些争论,这除了个人好恶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看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版本。
现在大家看的《水浒传》,都是经过乾隆乃至后来执政者几次删减的版本,所以很多章节都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大段的故事干脆就被肢解甚至抹去了。本文插图用两个版本的电视剧,用意想必读者诸君都明白。
比如现在印刷出版的《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是《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而未删减版本是第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大家看没有看到的故事,是卢俊义在排座次当天就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了梁山的结局:全部好汉都被朝廷捉去砍了脑袋——这倒跟写梁山好汉的另一本小说《荡寇志》记载差不多。
在常规版本,或者说删减版本里,李逵就是个只知道混吃混喝带杀人过瘾的无脑儿,对宋江那是盲目崇拜言听计从,而在未删减版本里,李逵却能气得宋江说不出话来,而且李逵的言语间根本就把梁山泊当成小打小闹,并且很是瞧不起宋江和卢俊义为了一把破椅子让来让去的虚伪劲儿。
我们且来看删减版本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当下宋江要卢员外为尊,卢俊义拜道:“卢某是何等之人,敢为山寨之主?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宋江再三拜请,卢俊义那里肯坐。
只见李逵道:“哥哥若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武松道:“哥哥只管让来让去,让得弟兄们心肠冷了。”宋江大喝道:“汝等省得甚么?不得多言!”卢俊义慌忙拜道:“若是兄长苦苦相让,着卢某安身不牢。”李逵叫道:“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宋江大怒,喝骂李逵……
而未删减版本这段故事发生在第六十六回,章回题目一样,但是情节却相差很多:……(省略部分为两个版本基本一致,但完整版武松没有说话)只见李逵叫道:“哥哥偏不直性!前日肯坐了,今日又让别人!这把鸟交椅便真个是金子做的?只管让来让去,不要讨我杀将起来!”宋江大喝道:“你这厮!”……李逵又叫道:“若是哥哥做皇帝,卢员外做个丞相,我们今日都住在金殿里,也值得这般鸟乱;无过只是水泊子里做个强盗,不如仍旧了罢!”宋江气得话说不出……
这样一对照,读者诸君想必已经看明白了:删减之后的版本,李逵只是忠于宋江,看不得卢俊义来当老大,而且他的说法还得到了武松的支持,并且李逵的“远大理想”是“宋江当皇帝卢俊义当宰相”。
而完整版武松是保持沉默的,原因不明,估计是按照武松已经跟宋江生分了,或者是已经看出宋江当老大,弟兄们只能跟着屈膝投降,而这正是武松不愿意看到的。
再看李逵的本意:不就是一把破椅子吗?这要是皇帝宝座还值得你们这么虚情假意一番,现在谁坐头把交椅也不过就是个强盗头儿,还在这里酸文假醋,恶心不恶心?你们快该坐哪坐哪吧,惹急了老子,两斧子把你俩砍成四段!
在李逵眼里,宋江虚伪“不直性”,头把交椅一文不值“鸟交椅”,宋江演得太假“鸟乱”,这才把宋江“气得话说不出”。
笔者买过好几次《水浒传》,翻烂了再买新的,但是就没找出宋江为什么要除掉李逵的根本原因,要说是怕李逵再他死后造反,“坏了忠义名声”,估计读者诸君都不会相信,以宋江自私自利的性格,“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而且李逵造反岂不是正能显示出宋江的忠义而且朝廷弄死宋江是个大错误?
而按照小说中的描述,宋江比戴宗有钱,李逵就撇下戴宗投入了宋江怀抱,有点有奶便是娘的意思,要说会为宋江报仇而抛弃高官厚禄起兵造反,似乎不大可能。
征方腊幸存的梁山好汉中,只有快意恩仇的行者武松是可能为宋江报仇的,活阎罗阮小七虽然天不怕地不怕,但是跟宋江没啥交情,估计听到消息顶多长叹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们都看到了:在宋江死后,武松还在六和寺拿着十万贯当他的清忠祖师,直到八十岁才安然离世;阮小七回到石碣村奉养老母,也靠着私房钱和朝廷赏金快乐地活到六十岁——当然,在京剧《打渔杀家》中,阮小七化名萧恩,在杀了当地恶霸后,带着女儿飘然离去。谁也没提要给宋江报仇——早就寒了心了。
回到正题:在完整版本中,李逵跟宋江并不那么融洽,即使是在删减之后的版本里,李逵也是梁山上唯一一个真要跟宋江翻脸拼命,并且揭开宋江伤疤(或者说阴暗心理)的人:“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而且跟宋江赌脑袋,这摆明了是不共戴天的意思,虽然后来“和好如初”,但已经闹到这个地步,还能“破镜重圆”而心无芥蒂,估计傻子都不会相信。
所以宋江毒杀李逵,“忠义”不过是个借口,即使宋江造反成功,第一个要杀的可能也是李逵,因为只有他曾经真正跟翻脸宋江作对,而且杀了他还可以算作“除暴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