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要嫁给西门庆。
潘金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撇开水浒传不谈,她还真不能算是一个坏人,最起码只能是一个受害者。下面咱从潘金莲一步步嫁给西门庆谈起。
潘金莲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因为人长得漂亮,让张大户心里格外的放心不下,总是惦记着她的美貌。只是年龄大了,屡次暗示没有得逞,便乘着小恩小惠,对潘金莲软硬兼施,仗着手里有几个臭钱,最后便想和潘金莲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只是张大户的妻子是个母老虎醋坛子,一怒之下,把潘金莲嫁人了,嫁给了长得丑,没钱的武大郎。张大户从中没捞到一点好处,而且白白倒贴了很多嫁妆。不要认为他的心有多高尚,其实只是为了更好的占有潘金莲。可是毕竟岁月不饶人,春风一度之后,自己也把自己的身体给折磨得不像样子。最后一命呜呼,撒手归了西天。
而后,潘金莲经常受到街上轻薄男子的纠缠。在那样的岁月里,潘金莲本不是什么节妇烈女,又有以前曾经和张大户的苟且岁月,又加上武大郎是那样一个行为猥琐,其貌不扬,面貌丑陋的男人,和他在一起,潘金莲自然提不起精神。
只是为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潘金莲一家便从清河搬家到阳谷县。
新的环境曾经让潘金莲有种对幸福的冲动,于是便安心在家,帮助丈夫做事。
只是打虎英雄武二郎的出现,让潘金莲心理骤然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武二郎相貌堂堂。和张大户相比,武二郎年富力强。和武大郎相比,武松身材魁梧,又加上有胆有识,无疑成为潘金莲炽热的追求者。可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潘金莲忘记了自己是武二郎嫂子的事实,每天里做着春梦。
其次,和以前相比,潘金莲家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没有人敢风言风语了,再也没有人敢动手动脚了。甚至别人对她一家有点尊敬起来。
在潘金莲看来,这一切都是有了武松的存在。于是,行动更加利索了。做事情,更加卖力了。不过还是禁不住对武松的情感冲动。接着便是对武松醉酒的暗示。可是武松是个英雄好汉,哪里会想到自己嫂子内心的想法。
再说即使对于嫂子有点爱的火花,他也是不敢轻易流露的,要知道,武松是一个孝悌的典范。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武松对潘金莲只是敬,没有爱,也不敢爱,于是才发生武松被调戏后,揭底斯里的怒喊。
正在武松和潘金莲闹翻的当儿,另一个男人打起了潘金莲的主意,他就是阳谷县药铺的老板。觊觎潘金莲的美貌,每天在潘金莲隔壁的茶楼旁小心地观望。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在王婆的撮合下,潘金莲果然和西门庆做了一对露水夫妻。此时,武松已经奉命出差办公。在金瓶梅里,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之后,后来嫁给了西门庆,成为西门庆的第五房姨太太,人称潘五娘。
那么为什么潘金莲要嫁给名声并不佳,且有很多妻妾的西门庆。这在金瓶梅里其实有很多这方面的暗示。
首先,失身张大户,自己内心里郁闷。无疑张大户是潘金莲第一个男人,可是他年老体衰,在张大户那里,潘金莲看到了某些为老不尊的丑恶。现在也是有些人自以为有几个臭钱,往往对自己曾经自主地干女儿下手,干女儿变成了干女儿,甚至成了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老婆。
其次,武松的拒绝。武松无疑是潘金莲最喜爱的男人。血性,刚强有男人的气质,在老虎面前,武松是个响当当的汉子,面对着年轻美貌的嫂子,武松选择了退让,甚至说了一些让人难堪的话,从此潘金莲心里有了一层阴影。
第三,和西门庆的既成事实。由于王婆的撮合,潘金莲和西门庆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又有了王婆的捉奸,潘金莲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攻破。
当武松斗狠狮子楼上,每杀死西门庆,反而身陷囹圄时,潘金莲更加心底绝望,从此在潘金莲身上,善良渐渐消亡殆尽,转而成了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只知道荒淫享乐、争风吃醋、热衷内讧的女人。
第四,毒死了武大郎的现实。此时的潘金莲万念俱灰,丈夫的去世让她心里很是害怕,如果不投靠西门庆,她无法去应对武松,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最后委曲求全嫁给了西门庆。
潘金莲无疑是个悲剧,首先是那个社会,决定了她的受屈辱地位。因为没有钱,她充任了别人的使唤丫头;因为没有势,她被迫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因为是嫂子,她无法面对一个想爱而不能爱的男人,因为邻居的无耻,她走上了一个自己不愿意走的不归路。
潘金莲是个可悲的当时的艺术典型,在水浒传里,她被武松一刀结果了性命。死在爱人刀下,就无疑是最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