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电视剧骗了水浒传中的二斤肉,真的是

白癜风早期能除根吗 http://pf.39.net/bdfyy/tslf/181207/6698604.html

在当下影视作品多如牛毛的时代,也会有很多人更喜欢追画质不清晰,甚至字幕模糊的作品。究其根本就是这些影视作品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水浒传》正是其中之一,哪怕已经过去几十年,还是拥有忠实的观众。

林冲

《水浒传》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梁山好汉个个气势凌云,豪情万丈。其中有这样一幕,豹子头林冲到酒家投宿,声如雷震,“店家,切二斤牛肉,烫一壶酒来。”这一幕将林冲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林冲口中所说的二斤牛肉真的是牛肉吗?

水浒传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伪,就要把这件事情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去看。众所周知《水浒传》是讲述宋朝时期,官逼民反,一群志同道合不满官府黑暗的有识之士,齐上梁山想要改天换地却终究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通过他笔下的梁山和一百单八位好汉,展现出无所畏惧敢于对抗权威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那么施耐庵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时至今日都值得人们去细细品读,其中又怎样的机遇。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据史料记载,他是扬州人也就是现代的江苏人。施耐庵本身的特点就很符合梁山好汉的设定,他自幼不仅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对父母更是非常孝顺,对待朋友也很讲义气。

未及弱冠就高中秀才,十八岁的施耐庵早已名声在外,很多当世的儒家学者非常看好这个晚辈后生。闭门苦读十载又中了举人,至顺年间他顺利的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施耐庵像

他的才气受到考官和皇帝的赏识,初入仕途就到钱塘县做官,施耐庵的仕途之路还算平顺。但刚刚新官上任,施耐庵却做出一个任谁都没有想到的举动,那就是辞官还乡。

而其中的缘由值得深究,施耐庵一心一意地想要做一个心怀苍生体恤百姓疾苦的好官,事实上他正是这样做的。但是钱塘县的县官也就是施耐庵的顶头上司不是一个好人,他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曾经施耐庵就因为替穷苦百姓说话而得罪县官,遭到顶头上司的针对。

经此一变,施耐庵看清了官场的腐败,决定辞官还乡教书育人,《水浒传》就在施耐庵的满腔愤慨中诞生。如果说是水浒传成就了施耐庵,不如说是施耐庵成就了一本划时代的水浒传。

说完了作者,我们再来聊一聊宋朝。封建时期没有像如今这样五花八门的食物和制作方式,在宋朝以前只有蒸炖煮三种做菜的方式,直到宋朝才逐渐演变出“抄”。

宋朝街道

主食更加不必多说,比起菜品更加地匮乏。本着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原则,在宋朝北方盛产小麦那么主食就以面食为主,也就是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南方,南方种植水稻那么主食就是大米。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吃的主食其实都差不多,要非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精美程度和制作程序可能是天壤之别。

牛肉真的能吃吗?

既然吃得差不太多,为什么会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出现呢?其实这句诗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肉。在宋朝吃肉是按阶级来划分的,牛羊猪虽然在现在十分常见,但是在古代却有明确的规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是当代社会百亩良田无论是耕种还是收获,只要使用现代机械化,或许根本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工作。但是反观古代,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更没有机械化。那么古代耕种都依靠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一靠人,二靠牛。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实并没有错,尤其是像我国古代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吃饭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保证百姓能够吃饱肚子才能够发展其他的事业。

封建社会的牛就成为主要的耕作工具,战争时期一只牛的价值甚至一度超过了战马。这也就奠定了牛在三牲里绝对的老大哥的地位,所以宋朝时期吃牛和杀牛都是触犯大宋律法的,情节严重甚至有杀头的风险。

那么施耐庵笔下的二斤牛肉是最大的败笔吗?其实不然,梁山好汉的形象本来就是不拘于世俗的,作者赋予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品格,吃牛肉也算是一个印证。

店家给的到底是什么肉

既然如此,酒楼客栈都是不敢售卖牛肉的,那么店家给梁山好汉上的真的是牛肉吗?其实真的是牛肉。虽然官府有明确的规定,牛肉是不可以吃的,甚至屠杀还有得病死亡都上报当地的官府。

但老话也说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百姓们也有偷着宰杀病牛,挂上羊肉的名头卖。官府对于这样的行为督查力度也非常大,但是仍然管控不住,索性就要收肉税

当家里有病牛的时候,就可以到官府先报备按斤交付肉税,就可以得到宰杀和售卖的权利。所以当客人大喊:“切二斤牛肉”的时候上的真可能是牛肉。

但是,如果认为店家只是上牛肉那就陷入误区了,上牛肉也是分人的。这些做生意的老板见过天南海北的客人,眼光毒辣,上不上牛肉也是有所区分的。

如果认得出这是江湖草莽,当然不会选择得罪他们,他们本身就是不服从礼教约束的,自然上的就是真的牛肉。如果你的穿着谈吐只是一个普通的过路人,哪怕是非常有钱的商人,店家也不会上牛肉,而是用猪肉代替。再者,当店家看到高门大户或者是权贵,就会端上一盘羊肉。

小结

由此看来,当一个人到宋朝的酒楼或者是客栈高喊:“切二斤牛肉”时,店家上来的并不一定是牛肉。而会根据你的身份地位,端上来与你身份相符的肉食。

而如今,猪牛羊三种肉都是在餐桌上显而易见的,时代在发展,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了解过宋朝吃肉的习惯,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