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封神演义作

《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本书的作者都生在大明王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对照自己的造反的经历,认为民以食为天,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就绝对不会造反。所以他颁布了新的律法。大明律第一条就是职业继承,也就是说父亲种粮食,儿子也得种粮食。让你种小麦私自改种大白菜就要被问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生于元末,长于明初。他父亲是一个是一个商人,侥幸他长大了也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业,有时间可以读书。当时并不是所有文人都可以继承父业,大多数读书人、商人在明朝统一之后都被划为了农民。在朱元璋大力推动农业,种植粮食的环境下,洪武十年明朝粮食堆积,一担粮食竟换不来一颗白菜。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真实背景

明律不仅是农民继承、官员、工匠、商人、文人等就连算命先生都是子从父业,刘伯温被御封为活神仙,他的子孙后代都得当活神仙。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很多傻子当官、瞎子装修、文盲教书、瘸子练武的情况。朱元璋打天下的34功臣,半数以上都是流氓草寇之流,这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却能四处封官,爹死了儿子还能继承。穷人出身的朱元璋更知道农民的疾苦,他颁布了新的科举制度。只允许三代以上的农民跟职业考取功名,工、商、儒的后人不管有多大的能力都不能参加科举。吴承恩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空有满腔的报复无处施展,再看那些蠢如猪狗的人当官,心里充满了对朱元璋,对大明王朝制度的不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打翻凌霄宝殿,吓的玉皇大帝鼠窜,自己坐在龙椅上说过一句话,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至此敢争先。

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真实背景

没有科考之路的吴承恩,喜欢看一些怪力乱神的野文杂谈。特别崇拜一位叫朱应登的文人,他多次拜访得到朱应登的赏识,把自己的珍藏的大半野文书籍,送给了他在潜心阅读。朱元璋长子朱高炽死后,长孙朱允炆被立为太子代掌国事,改科考制度。吴承恩有了科考的机会,从乡试到会试一共经历了7次落榜,每次都是被一些功臣子女、亲戚挤掉了名额。吴承恩郁郁不得志,开始撰写西游记。燕王篡国后父亲为了他的功名之路,帮他求娶了户部尚书叶琪的孙女为妻。吴承恩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中年才补得一个贡生出任河南新野县令。吴承恩辗转数地为官,在山西为官时被人诬告削去官职,在家撰写完成《西游记》。

大明王朝朱元璋

《封神演义》这本书的作者许仲琳是存在争议的。元末明初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其实就是在映射朱元璋、陈友谅这些出身流寇草莽之人。朱元璋的人设跟宋江很像,谦卑讲义气,只是结局不同。许仲琳是在西游记、水浒传之后写出了封神榜,这本书里有水浒传里好汉的影子,也有西游记人际关系的构架。

许仲琳封神演义太多桥段都是出自别人之手,朝代更替改变了很多神话人物的叫法,比如唐以后的吕洞宾成为道门之祖,封神演义中被写为陆压道人。朝歌的人物描述,情节故事也都与金瓶梅原文相同,封神演义里的故事情节几乎都能找到原本,《封神演义》署名为明人许仲琳著,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与其说是写,不如写改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