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课外书必须做笔记吗如果一定要做,记

昨天,学校教导处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笔记展览。展览结束后,优秀笔记受到了热烈的称赞,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掩盖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真正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书,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

在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书籍匮乏,但我们仍然对读书怀有无比的热爱。《西游记》、《金光到道》、《鸡毛信》……只要谁家有一本书,那他在班级中的地位就会直线上升,其他同学都恐会后争地先围着他,恳求他借书给自己读几天。我还记得自己曾经借了一本《水浒传》,熬了几个通宵读完,和女儿谈论起其中的精彩情节时还依旧栩栩如生。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关部门强行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如果是你,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突然想起还得写笔记,你还能静下心来继续阅读吗?如果是你,老师要求你今晚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女娲补天》,并要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20个,好句8个……你是否还能真正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强制学生读书必须写读书笔记,看来这并不是出于为学生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而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要求,只是学校做样子给上级领导看的表面工作。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更为困难的是要在试卷中出现学生必读读书书目考试内容。每学期上级有关部门,都会为学生推荐三本必读书目,并在期末考试中从这三本书中出题。这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董宇辉曾谈及读书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把读课外书当做考试任务,学生就可能不再喜欢读书。读书笔记展览会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但学校领导对学生的读书笔记提出了具体要求:每次读书笔记一页纸;内容有好词记6个;佳句抄三句;好段摘抄一段;读后体会写三句;做完笔记后要美化6处。老师听到这些要求后都感到很为难,更何况是学生!如果我们确实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也应该精心设计,这个精心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和会读书的能力这。样做不是为了迎合领导的喜好,更不是为了在上级检查时获得好成绩。

学生课外读书,与课堂语文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倾向于浏览,以汲取知识为目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读书模式,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能力落脚点上,让他们快速从书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独特的读书笔记,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物。在读书笔记中,学生需要简要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

第二,事件。(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三,有趣的事(让学生说出故事中自己觉得好笑或有趣的事);第四,读过文章我想说的话。

最后,读过文章我想说的话。这个环节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及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的读书笔记简单而高效,何乐而不为呢?相信学生们也会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读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