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中可以没有武松,也可以没有林冲,但绝对不能没有宋江!因为若没有宋江,也就形不成“水深浪急的水浒江湖”。所以宋江历来都被重视,却又从来都是一言难尽的。因为宋江太复杂了!皆知,水浒江湖是能人叱诧的江湖,可当我们看宋江时,却发现他是文不成武不就,虽能作几首诗,却考不上功名,只能当个小吏,伺候来来往往的官员。至于武,就更别提了,最牛战绩是杀掉了阎婆惜。可偏偏就是他,带领着将掀起了巨浪。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恨宋江,鄙视宋江,但却又不得不承认,宋江是一位真正的人生赢家。那么宋江是如何做到的呢?在笔者看来,宋江成功就成功在他的三幅面孔上,在水浒中的表现则是,宋江拥有三个绰号。先来看第一个:孝义黑三郎。这个绰号可谓满满的草根情,因为在民间考量某人可结交与否,甚至是不是个好人时,孝,从来都占有绝对分量。比如这样一句话:这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还能指望他对咱好?一句个“孝”,就决定了一切。这是宋江的第一副面孔,但很可惜水浒中宋江展现出的孝,却带着一股妖气。比如,宋江被众位好汉,从江州法场接回梁山后,便高举着孝的大旗,去接老爸上山,哪知此去最大的看点,竟然是宋江梦遇九天玄女,等于宋江以行孝为理由,却拿回来了“天意”。无论怎样,宋江的“孝义黑三郎”这个绰号,算是为宋江在民间的一个正能量标签,可以争取到民意的支持。虽在宋江身上带着股妖气,但还是要肯定的,因为孝者应有好报!二、倘若说,宋江的第一个绰号(第一张面孔),使他在民间树立起了一个良好形象,争取到了民意,使得他以朝廷小吏的身份,能够从容周旋在朝廷和民间的话,那么第二个绰号:及时雨,则更多的是面对绿林江湖来言的。书中写的非常清楚:(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一位朝廷小吏,却喜欢结交江湖好汉,这事很耐人寻味。即可从方便工作上讲,也能从个人秉性上说,当然还能从志向上入手。宋江跟柴进在初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柴进是前朝皇族后裔,他喜欢结交江湖好汉,无论怎么分析,都带着一股“复国志向”,目的性非常强。那么宋江的志向呢?从他在浔阳楼上的反诗中已经看出来了,宋江决不甘心满足在小吏这个岗位上。故而笔者才说,及时雨这个绰号,是宋江面对绿林江湖好汉的,是他的第二张面孔。而宋江最终能逆转人生,及时雨这个绰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清风山上马上要被杀了,宋江一念叨出自己的名号,王英便纳头就拜……此样情况后面更是比比皆是。所以及时雨这个绰号,代表着宋江的“江湖义气”,使得他在逃亡中,能一路遇难成祥,开挂一般完成了上梁山前的人脉积累。而第三个绰号则是:呼保义。这个绰号是配合着宋江摘掉梁山上“聚义厅”大匾,高挂“忠义堂”时使用的。其目的是一目了然。所以呼保义这个绰号,是宋江面对朝廷的,即宋江的第三张面孔。从此宋江便开始了在招安之路上的狂奔。以至于这个呼保义,在后面成为了官方绰号般,而及时雨和孝义黑三郎,竟很少再被提起了。三、宋江为何最复杂?看他这三幅面孔(三个绰号),对民间展现孝,对江湖好汉展现义,对朝廷展现忠,且还经常切换使用,比如在征讨方腊前,水军头领想拥护吴用回梁山时,宋江便再次展现出其义的一面,进行感化。还比如,宋江推进招安时,更是经常在义和忠,之间来回切换。所以宋江虽文不成武不就,但却能依靠这三副面孔,通吃民间、江湖和庙堂,自然这样的人物,岂有不成为人生赢家的道理?看宋江说宋江,虽宋江最后被毒死,但从宋江的身上,却能强烈感受到,如下三条。第一、想成功,就必须如宋江一样,展现出正能量来,因为孝、义和忠,都属于正能量!这个世界上,没人喜欢跟着满身负能量的人在一起。就更不要提合作了。第二、想成功,就必须如宋江一样,沉得下身段。柴进其实也有及时雨的素质,之所以败给宋江,就是因为他不如宋江能沉得下身段,因为这是展开合作(拉拢人才、聚拢人心)的前提。宋江经常在孝、义和忠之间切换,就是这个目的,等于切入到了双方的共同语言上等,或是必要妥协或说服,甚至其他!须知越有真本事的人,就越难沟通,用强不如用弱,用威不如用恩,比如,宋江收服武松,和处理武松当面反对他招安时,却只处罚李逵,而无视武松。第三、想成功,就必须如宋江一样,做一个通吃者!三幅面孔,三个绰号,分别对应和通吃三个阶层的人群。只有这样才能无论走到哪都有助力,或说遇贵人。比如宋江杀掉阎婆惜后,是一位叫唐牛的草根,帮宋江解围,因为唐牛不相信宋江会杀人。而行走江湖时就不多言了,绿林好汉比比皆是。至于朝廷里,则有宿太尉等相助。至于宋江最终被毒死,这个只能说宋江的结局惨了,这就又属于另一个话题了,因为无论怎样,宋江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成为了人生赢家,而以上三点,却正是宋江能从小吏沦落到逃犯,再成为梁山老大,最后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三大要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