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二字读懂《水浒传》
《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则是罗贯中所起。
施耐庵对当时官场尔虞我诈,不满二年便辞官回家。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当时社会现象写书箸作。且命名《江湖豪客传》。书脱稿后,觉得书名欠佳。与书中文不对题之感觉。
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便建议书名更改为《水浒传》。并解释曰:“水浒”,即水边的意思,也有“在野”的含义。出自《诗经》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女士在翻译《水浒传》时,不知“水浒”何意,而翻译成了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
《水浒传》的“水浒”两个字的真正意思表示什么呢?
“水浒”的本意为“水边”,或“水的彼岸”。那么作者用”水浒”来命名,到底是何寓意呢?
“水浒”二字出于《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赞美亶父对周部落所建立贡献的诗歌。诗中“水浒”指的是后来供周部族居住生活和发展壮大的周原。所以“水浒”一词就有“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从“水浒”的出处我们知道,从字面看,它的意思为水边,这和好汉聚集水泊梁山有很大相似。
再从《诗经》中讲的故事来说,古公亶父,就是他率领部落迁到周原(今宝鸡),后来发展壮大,才为后来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因此,”水浒”除了有水边意思,更是表示为了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意思。
作者把“水浒”二字用在这群聚众起义好汉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浒者,水边,率土之滨。取名水浒传,暗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最终要被招安。
疫情期间闲扯淡,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