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论战斗力之强,哪个人可以称冠?
水浒传中好汉的出身来历不同,有出身草莽的绿林好汉,也有林冲、鲁智深、关胜等来自朝廷的正规军,还有朱仝、雷横这种底层小吏,卢俊义、李应这种富家翁。出身来历不同,导致他们最擅长的战斗方式也不一样,也决定了战斗力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四处征战,阵前斗将自然就成了主流。斗将基本上都是马军将领为主,这也是为何梁山五虎将的地位更高的原因。
要论马上作战的战斗力,自然是首推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这人,你可以诟病他的智商,包括情商,但不能否认他的武力。论起双商,卢俊义除了在刚上梁山,难得聪明一回拒绝了宋江假意让出的梁山大头领之位外,一生一直是稀里糊涂地过,被各种人坑,看不清局势发展变化,最终虽然刚封高位,却也被陷害致死。
可能是卢俊义加点错误,聪明劲儿都用在了习武上。他号称枪、棒、拳三绝,水浒传原著中明确说他枪棒天下无双,否则宋江也不会耗时近一年时间,就为了诳他上山,无非就是看中了他的实力和名气。
上山后卢俊义的战绩也确实对得起他的名气,擒史文恭姑且不提,毕竟是占了出其不意之利。梁山好汉北伐辽国,征田虎、王庆,南讨方腊,卢俊义参与多次斗将,战绩称得上是水浒之冠。
来看看他的对手都有哪些。酆美、卞祥、杜嶨、方翰、厉天闰、司行方,以及征辽时大战耶律四兄弟,这些人,哪个不是敌方阵营中的关键人物,实力强横?一对一,一对多作战,卢俊义除了在面对金剑先生李助时处于下风外,几乎没吃过亏。
卢俊义还有过一次史无前例的战绩,整个水浒传所有好汉无人可以做到。那就是在打败耶律四兄弟后,独自一人挺枪跃马冲入辽军之中,杀散了一支辽军千人队,这也是卢俊义的封神之战。
步战最强者,我觉得是金剑先生李助。
步战最强者,很多人认为是武松,就是武松不入选,花和尚鲁智深、宝光如来邓元觉也是大有希望的。尤其是武松,在整水浒所有好汉中,他对作战时机的把握能力是顶尖的,也是少有的不管对战什么样的对手,都是十个回合左右就结束战斗的。
但李助的战绩却非武松能比。有人认为李助是法系高手,其实他压根不算。书中并没有李助用法术的描写,只写了他的剑术了得,而且李助的剑术还不像是包道乙那样像是驳剑术,剑可以离手百步之外杀敌,而是握在手中舞动起来对敌,完全就是一种纯粹的剑法技能。
李助是军师,一对一的战绩只有一个,那就是对阵卢俊义,杀得此前从无败绩,实力强大的卢俊义汗流浃背,节节败退,如果不是公孙胜赶到相助,卢俊义大概率会败,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从这点来看,李助才是步强战斗力最强的。
法系高手,毫无疑问是入云龙公胜孙。
水浒传中法系高手和普通的好汉完全是两个层级。一旦动用法术,飞沙走石遮挡视线只是寻常,召唤金甲神人辅助也不是物理手段的好汉能抗衡的。更不用说能直接将对手兵器都变没的。
整个水浒传中法系高手数量众多,像高廉、王道人、包道乙、郑彪等,这些人基本上都不是物理攻击的好汉能战胜的。尤其是包道乙,是水浒传中唯一的一个让武松吃了大亏的人。这些人再强,在公孙胜面前都不够看。如果没有公孙胜,恐怕梁山好汉征辽都要损失惨重。
冲阵战斗力最强者,非李逵莫属。
黑旋风李逵头脑简单,实力也算不上强。虽然名列天罡,但却输给过地煞中排名98的没面目焦挺。
一对一较量,阵前斗将都不是李逵擅长的,李逵最强的地方就是冲阵,清理小兵。一旦发起性来,脱得赤条条地冲进阵中的李逵就是一个无情的杀戮机器。力气大,两柄板斧巨大,挥舞起来也能遮挡弓箭,寻常小兵在李逵面前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宋江也清楚李逵的特性,后来又给他配了李衮、项充、鲍旭三人,两人手持团牌为李逵防护两翼,一人断后,四人组清起小兵来效率完胜所有好汉,包括五虎将。在两军对垒时,李逵的作用并不输于梁山任何一人。毕竟斗将胜了,还得将对方阵型冲垮才行。在这方面,李逵的战斗力是冠绝水浒的。
所以说卢俊义是骑战中战斗力最强的,李助是步战中战斗力最强的,李逵则是最擅长乱战,冲阵战力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