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里的经典章节,之所以鲁智深要大闹野猪林,是因为要救他的好兄弟林冲。
彼时,林冲因为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位高太尉,从而被陷害入狱,不过因为有开封府尹的力保,最终林冲得脱死罪,被判刑刺配沧州。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高太尉并不满意,于是他便叫人买通押解林冲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打算让他们在押解途中除掉林冲。
既有高太尉的权势所压,同时还想得到丰厚的报酬,因此对于除掉林冲这一差事,董超、薛霸自然也就应允了。
当然,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出身武艺高强,所以董超、薛霸想以自身武力除掉林冲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他们便想出了损招,也就是在住店时,用开水烫伤林冲的脚,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便能限制林冲的行动能力。
之后,当他们押解林冲到达野猪林时,便以要睡觉怕林冲乘机逃跑为由,将林冲绑在了大树上,如此一来,纵使林冲武艺再强,也失去了还手的能力。
然而,就在董超、薛霸将要对林冲下狠手时,幸亏鲁智深及时出现才救得林冲一条性命,也就是说,若没有鲁智深出手的话,林冲在野猪林便会死于董超、薛霸之手。
武艺高强的林冲,在野猪林之所以差点会折在董超、薛霸这两个恶人之手,在唐古看来,就是因为他逆来顺受的性格所致。
从董超、薛霸故意用开水烫他双脚开始,林冲就应该提防这两人,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
当董超、薛霸提出要绑林冲时,林冲的表现是:
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
意思就是,你们要绑就绑吧!我能有什么好说的呢?这明显就是逆来顺受的表现。也正因如此,才给了二押差杀他的机会。
看到这里回到本文标题,也就是,如果换作是武松在野猪林,会有怎样结果呢?
跟林冲一样,武松也有被刺配的经历,并且还是两次,其中,武松第一次被刺配是由阳谷县被刺配到孟州牢城。
由于此前武松是阳谷县的都头,而押解他的差役之前又是他的手下,因此,这一路之上差役并没有为难武松。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节,也就是快到孟州时,武松到十字坡的张家店吃饭,对于这家店,武松一眼便看出是家黑店,对此,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最终化险为夷。
武松第二次被刺配是由孟州刺配到恩州,由于此前武松得罪了张都监和蒋门神,因此他们便买通押差想在飞云浦结束武松性命。
然而,这一切早就被武松看穿,在飞云浦武松虽然披枷戴锁手脚被限,但最终还是逆袭杀掉了两名官差和前来协助的两名杀手。
由武松第一次被刺配可以看出,他的江湖经验非常丰富,因此才能看出十字坡的张家店有问题;
而从第二次刺配可以看出,武松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在看出两名押差心存不良后,武松便起了戒心,直到飞云浦绝地反击连杀四寇。
到这里再将武松代入到林冲的角色,在住店时,董超、薛霸用开水烫武松双脚,对此,武松自然不能容忍,搞不好就会暴打二押差一顿。
当然,经过此事,也能让武松知道,二押差对他存心不良,从而心生戒意。当他们到达野猪林时,对于这个地方水浒原文的描述是:
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
前面说过武松江湖经验丰富,当他来到此处自然会心生戒心,若董超、薛霸提出绑他时,武松自然不会答应,之后便会有两种结局发生:
一是董超、薛霸见骗不了武松,自己又不是武松对手,于是只能一路押着武松前往沧州复命;
二是董超、薛霸见软的不行来硬的,直接向披枷戴锁的武松出手,结果应该都能想像的到,两人俱都会死于武松之手;
因此来说,如果武松在野猪林,就要看董超、薛霸的态度了,态度好,武松会随他们一起到沧州复命;态度不好,武松便会当场除掉他们。而对于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