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央视决定拍摄《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中最晚进行拍摄的影视剧,导演、演员们都顶着很大的压力。
因为其他的三部作品都是毁誉相半,褒贬不一。
《西游记》拍摄于年,年在央视播出了前11集,年全集25集才播出完毕,主要被吐槽的点是剧集太短。
《红楼梦》筹备于年,杀青于年,这部剧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攻击。
《三国演义》年投入拍摄,年正式上映,此剧最大的问题是角色更换得太频繁,导致观众出戏。
因此,这一次拍摄《水浒传》央视抱了一雪前耻的决心。
总导演选定的是张绍林,他曾是《三国演义》剧组中的导演之一,行业经验非常丰富,国内很有含金量的奖他都拿了个遍,专业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他担任总执行导演一定事半功倍。
但是张绍林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却不是很开心,按影视学术界来讲,
“改编名著就等于是挖祖坟”,肯定是要挨骂的。
不管怎样,他还是临危受命接下了挑战,也给自己找了个恰如其分的理由“只要拍得好,观众们也没有嫌弃的理由,就不会挨骂”。
既然想拍出经典,那各个方面都需要足够的精彩才可以,没想到剧组刚一筹拍就遇到困难。
01、剧本分歧民间流传的《水浒传》是有很多版本的,有的是70回的,有的则更详细一些是回的。
小说整体的大纲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招安”的部分有没有。
负责剧本主编剧的人员争论不断,有的人认为既然有长有短,那就应该拍长的,尽可能的还原原著,充分的将其内容展现。
但编剧顾问田连元则简直拍摄短篇幅的,精简剧情,主要是讲述好汉们的兄弟之情,最后以所有人聚集梁山决定起义结束,给观众留下一个喜庆的结局。
张绍林再三考虑、斟酌觉得这两个方案都不妥。
此剧的核心内容是百姓们不愿再受压迫,决定起义最后被招安,若是只拍摄前半段,舍去起义后发生的一些,相当于外强中干,阵仗很大,实则没有核心。
但要是完全按照原著,首先经费不足以支撑,其次原著的主线不够明显,很容易让观众入戏。
比如,小说的前40回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书迷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可是到起义后,侧重点则放到了战争上,人物的塑造不够细致,会让人觉得粗制滥造。
最后,他力排众议,决定乾坤大挪移地确定了主要的5个主演,并以他们的故事作为整部剧的发展线,删除多余、重复的内容,精简浓缩,让整部剧剧情额的走向清晰,明朗。
为了确保剧本的质量,张导将编剧“软禁”在了秦皇岛专门的院子里,不让他们跟外界有接触,最到程度地让他们专注。
直到剧本的内容全部审核通过,他们才被放出来,其中一人张争光,由于创作是压力太大无法入睡,经常需要靠吃有助于睡眠的药物,渐渐的却形成了依赖性,日常的生活中也需要靠药物助眠。
此剧播出后,湖南有位网友由于入戏太深,看见宋江带着兄弟们接受招安听从朝廷安排后,愤怒地将自己家20寸的电视给砸了,此事还登了报。
央视电视台得知后,第一时间给其买一个24寸的大电视,并亲自送到家中。
由此可见,这部剧当年的热度、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02、三顾茅庐请袁和平剧本确定后,张导又对打戏如何拍摄犯了难。
《水浒传》主要的的精髓就是草莽英雄们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其中不少的武打戏份。
豹子头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头领了一批虎豹般的勇猛之士;花和尚鲁智深,主要事件则是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的故事。
个好汉,不论男女都有身怀绝技,个个武功高强。
因此除剧本外,武打戏是这部剧的重中之重,打戏拍得好,成功了一大半。
但是当年内地的娱乐圈发展缓慢,各种技术和设备都不先进,甚至处于落后阶段,关于打戏方面的经验更是薄弱。
最终,张导和副导演张纪中商议,决定邀请袁和平出马。
袁和平著名的动作指导,绰号“八爷”,
年以演员身份出道,8年后,转型成为了一名动作指导,由他指导的影片有成龙的《醉拳》,李连杰的《黄飞鸿》,武侠剧《卧虎藏龙》等。
剧组能请到袁和平,张纪中的牺牲可大了。
正式筹备阶段,张纪中因一次意外,胯骨多处地骨折、损伤,整台手术进行了7多小时才脱离危险。
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刚好一点,就安耐不住地杵着拐杖去找了袁和平。
当时,袁和平正在杭州等拍戏,第一次请他时,他果断拒绝了,张纪中连人都没有看见,第二次的还是无功而返。
拒绝的主要原因,他也拖助手转达了,他从来没有指导过电视剧的拍摄,整体的节奏肯定是和电影不一样的,其次就是拍摄的周期过长,和他后面的工作安排有冲突。
但是张纪中并没有放弃,他知道《水浒传》在书迷的心中的地位,一定要尽可能地追求极致。
他听剧组的工作人员说,袁和平晚上会有吃宵夜的习惯,于是他拖着自己伤残的腿和美食,守在房间门口。
袁和平刚一打开房门,就看见在门口凄凉的张纪中,对方一脸真诚地说“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张纪中三次邀请,您答应吧”
这不达目的誓不休的阵仗,他怎好再拒绝,就这样袁和平答应指导。
说到做到,袁和平将很工作计划都往后延期,专心直至地突投入到了《水浒传》剧组,并且还带着自己的袁家班。
剧中所有的搭戏无一例外都是他设计的,很多武打替身也是他袁家班的成员。
整部剧一共拍摄了15个月,他和他的团队就干了15个月。
张导将文戏和武戏的演员分为了两拨,武戏演员全部由袁和平管理。
短短的时间内,原本一点不过功夫基础的好汉们,不仅武艺高强,武打的场面更是精妙绝伦。
剧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绝对是高光之一。
拍摄时,袁和平为了能凸显出花和尚盖世武功,以及效果呈现的逼真性,要求必须将树埋进土里,而且一定是演员亲自将拔出。
树是埋进土里了,但是演员尽管再力大无穷也不可能拔出呀!
于是,他找来了带吊车,让演员借用吊车的力量,真实还原花和尚这一场景。
就因为这个场景,当时演花和尚的演员臧金生差一点受伤。由于电车设备老化,在启动后钢丝断了,一直在空中旋转,打得到处都是,离臧金生的头就一扎的距离。可以说,剧组的演员是在拿命拍戏。
想必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