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鲁迅先生的考功就要扎实的多了。对于《水浒传》的考评,鲁迅先生远比胡适到位和全面,对于先生考证的结果,胡适也是非常佩服的。那么,历史上,《水浒传》都有过哪些版本?
经过鲁迅先生考证,《水浒传》在历史上曾有过惊人的6个版本,分别是:71回本、回本、回本、回本、回本、回本。不但回数不一样,有时即使相同回数的,每回长短也可能不一样,甚至每一回的字数都不太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几个版本都是人为的。
鲁迅先生说:
“原本《水浒传》今不可得。现存之《水浒传》,则所知者有六本,而最要者四。总上五本观之,知现存之《水浒传》实有两种:其一简略,其一繁缛。”
也就是说,鲁迅先生把《水浒传》的版本经过归纳概括,分为了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这个简和繁,不是针对回数的,是针对文章具体描写的,描写粗略的是简本,描写繁琐且全面的是繁本。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归纳能力,如此复杂的系统,在先生眼中竟然如此“轻描淡写”。
其实如鲁迅先生说的“简本”,大约也只有一种,就是71回本。71回本是之前(旧时)比较通行的版本,我们不知原著到底是多少回(或不确定),但这个版本却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腰斩”造成的,因为他厌恶宋江的招安,便直接把后面的回数截掉了,留下71回,而且又“别出心裁”,将第一回变成了楔子。这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过。
“繁本”最为典型的、也是最为流行的,就是回本和回本。其实这两个版本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版本,区别在于回本多出了征田虎和王庆20回,其它也无多大差异。回本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能看到的《水浒传》,回本为了区别,一般叫作《水浒全传》。
那么,还有回、回与回呢,是什么呢?鲁迅先生说:
一百十五回本《忠义水浒传》,前署“东原罗贯中编辑”,明崇祯末与《三国演义》合刻为《英雄谱》,单行本未见。文词蹇拙,体制纷纭,中间诗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创初就,未加润色者。虽非原本,盖近之矣。又有一百十回之《忠义水浒传》,亦《英雄谱》本。别有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浒传》,文词脱略,往往难读,亦此类。
也就是说,这个回本是在明末有人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合编到一块了,取名为《英雄谱》。也不知这里面的章节和内容是怎么安排的,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没有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