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水浒梁山好汉的挣扎与幻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小时候看《水浒》,看到曾头市晁盖中箭,就不愿意往下看了,因为感到惋惜、心痛。宋江接受招安了,好端端的梁山事业被断送。

及至中年再看《水浒》,发现有趣许多,那许多的好汉性格各异,形象立体,完全没有脸谱化的痕迹,即使坏人,也坏得真实。这个发现让我很欢喜,因为经历那么多事情,早已厌倦千篇一律,也不再相信天下大同。

《水浒》成为我的枕边书,睡前翻两页,有众好汉伴着入梦,觉也睡得踏实。慢慢地我有一个新发现,自认为这个发现唯我独有,所以有一点小激动,这就是整部《水浒》中缺少一个“形而上”的东西,也就是缺少“道”

看官,上语文课的时候,每一篇课文,老师都能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自古以来,写文章都要求“文以载道”,即使武侠小说,主人公也会站在一个大大的制高点上俯视群雄。然而,《水浒》中找不到这样一个“道”,宋江倒是扯起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但那是骗人的,相反,通篇充满了对“道”的践踏——对旧的“道”的践踏。

有人说,《水浒传》是写游民阶层的,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施耐庵第一次把社会的边缘人物当成主角写入书中,第一次把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放在反面的位置,他是伟大的,也是勇敢的,因为自《水浒传》成书以来,就一直被卫道士骂“诲盗”。

然而,施耐庵在打翻旧的价值观的时候,写出水浒英雄的“新”的价值观了吗?我翻遍全书,也没有找到。整部水浒,我看到了好汉们对皇权的蔑视,也看到了在面临生存危机时,他们的果决和挣扎。他们憧憬着“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的追求始终未上升到“自由、平等”的高度。不仅如此,随着梁山被招安,连他们最初朴素的梦想也湮灭了。

在施耐庵生活的年代,欧洲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施耐庵没有被功名利禄捂住双眼,站在远高于时代的角度,去俯视、去思索这个社会,他不逊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先哲们,他无疑是伟大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施耐庵最终没有提出新的道德、新的价值,而等到“自由、平等、博爱”的呼喊响彻这个星球的时候,已经在他五百年之后了。

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忠君和建立在等级上的“仁”,它是建立在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基础之上的。但是,北宋商业的繁荣,让一部分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希望从这个角度,跟各位好友一起,追随梁山好汉的足迹,感受他们的叛逆、挣扎与幻灭,分享他们的迷茫、快乐与痛苦。

离开故土,离开家乡,他们获得了自由,然而随之而来的,生存成为他们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为了生存,为了那份珍贵的自由,且看梁山好汉们发出怎样的怒吼,有着怎样无悔的豪迈。

(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视觉中国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