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一个角色,前十回就有六回写到鲁智深,金圣叹对鲁智深的评价也很高,称他是“上上人物”、“人中绝顶”,那么鲁智深的性格究竟有哪些令人钦佩之处呢?
首先,鲁智深侠义莽撞,好抱打不平。鲁智深是个高大粗莽的汉子,生活比较优渥,他之所以落草为寇,完全是因为他一次次地扶危救难、行侠仗义,正因那颗侠义之心,他不顾一切地帮助了金氏父女,因拳打镇关西,丢掉了自己军官的身份,成为了通缉犯,就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他为了帮助桃花村刘太公的女儿,得罪了李忠和周通,野猪林救下林冲后,他连和尚都做不成了,只能落草为寇。可以说,鲁智深的一腔热血,是人们喜爱他的一大原因。林冲娘子受到高衙内欺辱,本来应该是林冲出头,但是林冲考虑到高太尉的关系,只能忍气吞声,但鲁智深却毫不在乎。
鲁智深急公好义,性格中有比较鲁莽的一面,他最危险的一次是不听劝告去华阴县救史进,那次他差点没有救出人来,还差点让自己被贺太守拿住,差点送了性命。
“莽”是鲁智深性格中一大特点,但是鲁智深又不是全然的莽撞,一开始对付郑屠,他还拿经略相公来压制他,因为他知道郑屠是经略相公门下的屠户,为了保住金氏父女,他又拖延了很长时间,使得郑屠无法抽身,最后终于激怒了郑屠,这一切都在鲁智深的预料之内,唯一超出预料的是鲁智深没想到三拳就打死了人。打死人之后,鲁智深一面走还一面指责郑屠诈死,以此来迷惑旁人,好使自己脱身。
鲁智深救桃花村刘太公女儿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不光是打退想要强娶刘太公女儿的周通而已,还为他们的身后事考虑,永绝后患,他托了人和周通说话,还和周通称兄道弟起来,以理服人,最后周通答应之后,鲁智深又强硬要他保证不能反悔,这样软硬兼施,可见智慧之高妙。
在对待招安的问题上,鲁智深也显示了高众人一筹的智慧,宋江是同意招安的,但是似武松、李逵这样的人却反对招安,武松的理由是怕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则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只有鲁智深说的是:满朝文武,多是奸邪之辈,杀之不尽,招安不济事。之所以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鲁智深早年曾当过军官,对官场的认识比武松、李逵等人更加深刻,他早已看清了招安的本质,见识也高过了对招安还保有幻想的宋江等人。
鲁智深又是一个具有赤子之心、不拘小节的人。被鲁智深所救的金翠莲,重遇鲁智深后,邀请鲁智深到楼上坐,作为一个古代女子,金翠莲这是打心底将鲁智深看做是自己的父亲,才如此没有避讳,而鲁智深又心无污垢,因其率真而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他帮助林冲之后,兄弟再次重逢,鲁智深第一句话便是问及林家娘子,这件事如果放到其他梁山好汉身上会显得特别奇怪,但在鲁智深身上就显得特别自然,因为他是一个纯乎赤子之心的人。
路见不平一声吼,是我们对《水浒传》的最深印象,在这里,行侠仗义的豪气并不少见,但是能够为被帮助者设身处地地着想,而丝毫不顾及自己得失的,却少之又少。他的正直与善良,是少见的。对一个弱女子,他能不带丝毫情欲地出手帮助,对一个老乞丐,他抢了人家吃的,却又在听说他们三天没吃饭后,撇了粥不去吃,虽然他因为这个性格境遇一再落魄,却始终不改本色,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