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与林冲重逢,因何会问林娘子近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33.html

鲁智深跟林冲在沧州分别后,就再没见过,直到鲁智深跟着宋江上了梁山,他才见到林冲。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推理,鲁智深看到林冲后,便会相互询问对方别后情况,林冲是怎么杀陆谦、富安等人,王伦又是怎么打压林冲。可鲁智深偏不关心这些,也不想了解这些,鲁智深只想知道林冲妻子林娘子的近况,她是否上了梁山?

“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此话一出,金圣叹在此评道“这是三件绝倒事之一”。这的确是件反常事。为什么?下面就是原因。

从林家娘子跟鲁智深的交往来看,鲁智深跟她连对话都少。没想到很多年过去了,鲁智深不但还记得她,而且当着她丈夫的面,还嘘寒问暖起来了。读者肯定觉得鲁智深“有问题”。我们看了鲁智深跟另一个女子金翠莲的关系,就更不知鲁智深这一问的意思了。

鲁智深跟金翠莲何止说话,他还见金翠莲哭过、笑过,甚至还跟金翠莲单独相处过,两人在房间里喝酒。可这又怎样?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后,他从没对人提起过金翠莲。史进、李忠两个是例外,因他们本就是鲁智深、金翠莲、郑屠三人事情的知情者。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的菜园管菜,遇到了赫赫有名的林教头,两人当即结拜。结拜是结拜,但鲁智深从没在林冲跟前说他做和尚的真实原因。鲁智深只说为他自己害人太多的缘故。

对林冲是这样,对杨志也是这样。鲁智深跟眼杨志是关西老乡。他们与曹正一起拿下二龙山。鲁智深与杨志也算是能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他对杨志说了张青、孙二娘夫妇的事,也说了郑屠,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就是说他打死郑屠后,自己跑到五台山削发为僧,跟金翠莲没一点关系。但是读者心里明镜似的,鲁智深能到五台山,正是金翠莲的“老公”赵员外送他去的。

鲁智深为何怕外人知道金翠莲的事?一副苦命相的金翠莲又没怎么了他。这可能是因为鲁智深怕天下好汉,因他做了天下好汉不会做的事,救金翠莲。鲁智深的行为别说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不好理解。

我们看了鲁智深对金翠莲的态度,我们是不是脑子里一头雾水,更加觉得鲁智深在林冲面前问林家娘子的事不简单呢。《水浒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一、借此指责林冲对自己娘子不够关爱。

鲁智深本是林冲、林娘子感情故事的局外人,林娘子的好和坏、生和死,本不该鲁智深过问的。可事实相反,因林冲不够男子,没能顾到妻子,使得妻子被人逼迫后,郁郁寡欢而自缢身亡。

林冲要真有本事,上梁山后便派人把娘子接来,林家娘子就不会上吊了。林冲总是瞻前顾后,一会儿顾及王伦不容,一会儿又怕高衙内不让的。林冲怎么也是梁山老四,他让自家娘子来,王伦也不好拒绝。一个“外人”鲁智深都看不下去,林冲还能坐得住?

第二、作者再次点出鲁智深是个心里不藏私的好汉。

金圣叹在鲁智深的话语旁写到“又感又笑”。鲁智深的话令人感动是真。林家娘子不是鲁智深的亲嫂子,只是结拜兄长的妻子,但鲁智深却把结拜嫂嫂当成了亲嫂嫂。这种亲情当令读者下泪。

感动是一回事,这里面还有另外的意思,就是再次点出鲁智深的性格,胸襟坦荡、光明磊落的汉子。鲁智深从沧州回菜园后,本应去探望林家娘子。别说林冲在跟鲁智深分别之际,曾让鲁智深给岳父大人张教头带口信,要他好生照顾女儿,等他回来。“泰山处可说知”鲁智深大可以此为借口,三天两头往林家跑。但是鲁智深没有去林家,更没乘人之危。

鲁智深要去林家,他就该知道林家娘子的消息,不会等到此时才来问林冲。鲁智深不是高衙内一样的人,他从没想过别的。水浒作者真是高手,一句话就把林冲、鲁智深、高衙内的人品性格彰显出来了。

看完上面的分析,鲁智深动问林娘子近况的原因,两个原因,有指责、有难过,更重要表现他的无私,还真不复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