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文兰森暑假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427/4615314.html

暑假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你家孩子完成了吗?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但面对手机、电视的诱惑,大多孩子不爱阅读,浮光掠影式阅读也早已成了很多孩子的共识。

如何利用暑假这段较为集中的空闲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宋儒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说:“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

不管是涵泳还是创造性阅读,都需要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笔耕不辍,写出自己的灵光一现,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也就是读书笔记。

安徽阜阳八年级的13岁女生尹靓,暑假不但按照老师要求阅读了《西游记》,还做出了一份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被老师发在朋友圈后,引得国内外媒体与网友的疯狂转载,连人民日报都为其转发点赞。

在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极其用心地从人物简介、性格特点,人物外貌和主要事迹四个方向进行分析,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条理、精美的画像,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读书笔记变成了艺术品。

而除了像她这样做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掌握了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同样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重庆市特级教师,《学语文》杂志副主编文兰森先生曾分享过5个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我认为非常有效,一起来看看吧!

1书海拾贝法

简单来说,就是摘录格言、精彩文笔等。

这是做读书笔记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使是刚开始阅读的低年级孩子也可以很快掌握,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就曾出现在很多人的读书笔记上。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拾”,还要“记”和“仿”。

因为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大部分知识我们都可在网上查到,但对于文学,特别是写作来说,只有记在脑中,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更多创造性文字涌现。否则,每次写作或说话时遇到相关的语句就上网查,必定断断续续,难以为继。

而仿写,是提高文笔的极好方式,遇到写得特别好的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类段落,多读几遍,仿写试试,用在作文中,定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2提要钩玄法

就是给阅读的书目列情节提纲或论点提纲,适合那些情节内容特别多的书。

例如《水浒传》,回的内容,难免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印象并不深刻,但如果能把与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等人物相关的情节分门别类记录下来,清晰明了,还可加深理解。

还比如《长征》,由于参加长征的时间长、人员多、头绪多、战役多,战线长,阅读时,稍不注意就会感到晕头转向,张冠李戴,但如果在通读之后进行梳理,然后只聚焦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情况,写出情节提纲,把长征线梳理清楚,本文的脉络也就清晰了。

3去枝留干法

就是缩写、续写,或概述全书内容。

例如在阅读《简·爱》这本书后,我们可只保留简·爱的成长经历部分,这样缩写之后,简·爱的性格特征就变得明晰。

4画龙点睛法

指对阅读的书目写短评,或概括主题,运用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例如《格列佛游记》的阅读,我们可从这些看似奇诞的经历中概括出主题,对人性的批判与建设,对国家的讽刺与建设。

又如在阅读《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时,我们可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用几行字写出对书中人物的评价,明晰作者的写作目的——对童年中人、事、物的怀念。

5采花酿蜜法

就是边阅读边思考,像蜜蜂酿蜜一样,遇到触动之处,就随手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分析、评价、影响等。

而我们也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在读书时,似乎害怕把书本“弄脏”了,生怕自己的批注“不正确”,以致于书读完还是像新的一样。

但就像那句俗语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分析、评价等,过三、五年、一二十年后,某一天翻阅曾经做过批注的书本,一些情景浮现眼前,一些体验浮上心头,岂不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做批注还能提高阅读时的专注力,且当书中的批注多了,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显著提高,不管是写读后感还是与别人分享阅读感受,都会变得简单许多。

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绿树浓荫夏日长,有书相伴滋味长。最后,愿孩子们的童年多与书相伴,运用好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增添文气;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素材,提升文笔。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准初三生如何利用暑假实现逆袭?资深班主任:给你3个秘诀

暑假阅读书单:成为尖子生,从读这些书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