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烦恼读书始

人世烦恼读书始文

驿运隋唐今天,快递小哥打电话,我买的书到了。16K特精装的《资本论》,马克思诞辰周年纪念本,厚厚的三大本,摆在桌上很是赏心悦目,能看一辈子,留作收藏传给孩子也不错。现在出版社多如牛毛,出的书类型多,可选择性宽。买书很方便,网站浏览后觉得合适,下单,不几天就能送到家。唯一的缺点是购买时见不到实物,不知内容是啥?是否正版?价格几何?全凭商家信誉。然后是等待,百爪挠心,忐忑不安,跟开盲盒似的。书收到后,若破损或有其他瑕疵,退换也很麻烦。不像以前到书店,看得见摸得着实物,觉得合适,咬咬牙就能买下来。我自小生活在农村,除学校发的课本,见到的课外书屈指可数。《故事大王》《少年文艺》《小学生作文》之类,能在同学间传阅很久。当然了,前提是你得跟书主人的关系好。人家凭啥借给你看?你能给人家啥好处?书弄脏弄破弄丢了咋办?周边的邻居、大人们能弄到几本旧书,如《杨家将》《隋唐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说了无数好话方才借过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看完,仅仅是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至于人物的穿戴描写和文中诗词歌赋,统统一扫而过。得在规定时限前得还回去,好借好还,才能再借不难。现在回想,我最早看到的书应该是《兴唐传》。大概的情节还有印象: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秦琼卖马,贾家楼聚义,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等。那时我读小学二三年级,字都认不全,不会区分句读,“洛阳王,王世充”我念成“各阳,王王世充”,被老爸给狠揍了一顿。年我在县城上高中,离家远需要住校。同宿舍有位同学,他哥哥是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三毛作品集》之类的书,他带了好多本到宿舍。我跟他关系还不错,能借来看看。周末躺在床上,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那时年轻,觉得高考能混个本科就行,最好是中文或历史;毕业后当高中老师,教学之余手拿本书,之乎者也一番,冒充斯文。县城里有新华书店,学校门口有小书店。周末或有一点时间,我就跑书店蹭书看,用现在的时髦话就是“白嫖”。不像现在书塑封得严严实实,那时的书随便翻阅。店员也不管,光闲聊天或织毛衣。或站或靠或蹲,只看故事梗概,快速翻页,小半天就能看完一本。年我到济南府历城县读大学,就是秦琼的老家。说来好笑,上大学后我才知道张海迪是济南人,巩俐是青岛人,才弄明白《中学时代》的出版地在济南。“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泉城名副其实,风景很是秀丽。大学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门朝南,进门是个大屏风,小楷繁体竖版书写的《岳阳楼记》,书香味道十足,现在估计撤掉了吧。一楼东面是小说库,西边是现刊杂志室;二楼西边是过刊杂志室,北边是文科书库,东面是阅览室;三楼北边是理科书库,东边阅览室有报纸可看;四楼五楼一般人不让进。还有好多小的阅览室和自习室,随便进,随便看,可以呆到闭馆。书一次只能借4本,且最少一周后能还。一年满打满算,也才能看册书。记得第一次进文科书库,我瞠目结舌,光是与《红楼梦》有关的书籍就满满两大排,书架顶天立地,可谓汗牛充栋。混得时间长了,书看得多了,就学会了挑选。不能傻看,得看出版社、出版时间、印刷批次、印刷数量等,得懂得些版本学的知识,自然就学会如何分辨正版和盗版(如今美名其曰影印版)。比如宋本书或明本书,都藏在古籍室,恒温保存,一般人见不到。据说看明清版本《金瓶梅》得校长特批,估计也就是中文系的老教授们能见到实物。9号楼下有海报栏,寻物交友启事、放电影、卖旧书、讲座之类的海报,厚厚的贴了一层又一层。有一次我得了消息,兴冲冲跑到老校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买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三大本,年版,彩色印刷,足足花了我三百大洋。这套书我一直留着,多少次搬家都没舍得丢,毕竟俺专业是投资经济。《历史学卷》我也想买,怎耐囊中羞涩。毕业前夕,学校出版社在小树林卖库存图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年版,首版首次印刷,红色封面,极为厚重大气。我很喜欢,虽然是半价出售,但一套书也很贵,没舍得买。十几年后,我买到了这套书的第四版,没一点折扣还搭上运费。平时放书橱里,闲暇时拿出来翻几页,不舍得用笔涂画,算是过过瘾,弥补一下没读历史系的遗憾。女儿上小学后,老师要求重视语文加大阅读量,每学期都下发阅读书目,还有阅读考级。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按图索骥,每次都买上七八本书,让其饱览,别饿着。给她买的书,看过一两遍明白大意后就不愿意再看。《淘气包马小跳》一套几十本,二三年级时是她的最爱,现在不知道扔哪里去了。年年累积,书越来越多,很快就侵占了我的大部分书柜,再以后就堆得满床满窗台满沙发。留着占地方,送人不舍得。只好放在储藏室里发霉,估计最终的结局是卖废品。熊孩子也怪,我推荐的科技、历史、地理、诗词散文、古典小说不愿看,除了老师推荐的几本书如曹文轩系列,最爱的就是《哈利波特》。《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之类,多好的书啊!我小时候想看都捞不着。我和妻子商议,得拓宽她的读书视野,审查她的课外书。家里不让看,她就在学校里借同学的。开家长会时,我发现她桌洞里有本《哈利波特》。一看就是盗版,字又小又密,错别字连篇,印刷质量极差,一摸油墨满手。大人看着都累,更何况孩子呢?活该她近视眼戴眼镜。孩子上初中后,课程增多,学业压力骤然加大,毕竟数年后中考得有一半的孩子被淘汰分流。读不了高中,咋上大学?按照进化论的观点,长江后浪推前浪,孩子咋也得念到博士吧。于是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作业每晚都要弄到十来点钟,有时甚至将近十二点。当然了,熊孩子边做边玩,一会吃苹果,一会上厕所,一会问我要手机看作业(其实是偷着与同学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