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许多学校,由于老师的大力倡导,中学生读名著已慢慢成了一股热潮。但在众多的名著面前,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怎样读好它们,确实需要指导。下面介绍一些读书方法,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一、疏不间亲法。疏不间亲是一句成语,意为关系远的人不能挑拨关系近的人之间的关系。读书亦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应作为一个原则。学生首先应吃透教科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20种读物:《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雷特》《堂吉坷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然后把课外其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二、蜘蛛求食法。一个大蜘蛛,稳稳坐在蛛网之中,一有动静,飞扑过去。读书最怕见事迟,什么都慢吞吞的,多好的事情都给耽误了。名著不易得,一有机会,最好及时涉猎,每个假期至少安排自己读两本名著,一时没有明白,先将其存储脑中,不妨来日研究。三、不求甚解法“不求甚解”原出自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意指读书方法要灵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陶渊明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二十多部,按六年中学生涯计,每年阅读量也接近四部。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四、见缝插针法就是挤时间读书。实际上,每个同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想花大量时间来读那些名著是不可能的,只有见缝插针,才能化整为零,于繁忙之中“巧”读书。五、比较阅读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要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之。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六、照本宣科法对于名著,切记要照本宣科,如乱加删改,断章取义,则徒受其害。但是照本宣科并非一切都信。由于其体例严,其表述清,其逻辑强,其内容富,因此必先弄懂,否则妄言创造,难免沐猴而冠,有点可笑。七、探讨交流法就是同学间或师生间在读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探讨和交流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而同时提高欣赏水平,正是美不胜收的好事。八、寻根问底法读书尤需问,王充有《问孔》、《刺孟》。凡有创造者,无不从发问开始。你对前人的著作敬若神明,高山之下,自己变成了一胚黄土,还能有什么创造。读完一本书,如果连一个问号都没有得到,那是不能说有真正收获的。九、旁敲侧击法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因为它内容博大精深,隽永耐读。因此一些同学在读原著时往往不容易立刻就理解。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有关的辅导读本来读,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围而攻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十、立地成佛法读书可以立地成佛,方法就是动手写作。朱光潜早年在国外学习,边学习边写作,可以说是“立地成佛”的榜样。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读书是吸收,记笔记是消化,写作是倾吐,只有多读书,多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肚子里有了“墨水”,文章才能写好。总之,读书有了收获就记下,倘若这收获很有价值,不待修炼,已自成佛。十一、标注式读书法。在读的基础上,碰到有不理解或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人们习惯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着重号。点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的词句下面。“口”方框。画出文章中的生字,难词。“——”直线。画出文章中的难句。“~~~”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中精辟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填补号。用在文章语句中表达不完满,需要作一些填补的地方。不管你用什么圈点符号,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方面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二是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不然把别人的书画得很乱,是不礼貌的。十二、笔记式读书法。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三是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做读书笔记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边记的习惯,持之以恒,必将受益非浅。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运用,都证明了阅读时做笔记要比不做笔记效果好得多。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三、评点式读书法。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边缘空隙处,对文中的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给一扼要的评价和提示。评点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三种方式。其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提示。如:他那些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旁批:“一”字传神)其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例如:“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多……”我的话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行批:写出了自己的矛盾的心理。)其三是眉批,即在标画的基础上,在书页的天头或地脚处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的笔记方式。可参考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李卓吾评点《西游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评点是另一种极具价值的名著英国的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文学名著更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营养价值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正如散文大家刘白羽所说,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高中生如果能广泛认真地阅读文学名著,一定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获取人类文化丰富的养料,为今后成材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