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水浒传》,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英雄好汉齐聚一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热闹场景,这似乎也是这些重情重义的英雄好汉们最真实的一面。
除了江湖上的快意恩仇,兄弟之间肝胆相照也是常见之事,梁山好汉们的义举数不胜数,兄弟有难拔刀相助也不足为奇。比如宋江即将问斩时,梁山好汉冒死劫法场,才让这位及时转危为安,并成为了梁山的领军人物。
不过,实际上梁山内部并非一团和气,对于这一点,公孙胜早已看出其中的端倪,因此第一时间离开了梁山集团。在宋江上山后排座次时,公孙胜便早已断定,从此以后梁山再无兄弟可言。
最初的梁山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梁山很早便被人发现,并将其作为军事据点进行了开发。第一个开发梁山的人是被称为白衣秀士的王伦,在杜千和宋万的帮助下,三个人成为了梁山的第一任主人。
由于王伦嫉贤妒能,狭隘的心胸导致梁山始终未能发展壮大,林冲走投无路决定入伙时,王伦不但没有对林冲的到来表示欢迎,反而处处为难希望他能够自己知难而退。
仅仅一个林冲便让他感到自己的领导地位岌岌可危,在这样的首领带领下,梁山的发展自然可想而知很慢。晁盖等人为躲避追查投靠梁山,王伦对他们的到来更是感到忧心忡忡。
晁盖所率领的小团体让王伦忌惮万分,多次想要将他们赶走,而在吴用的撺掇之下,早已对王伦心怀不满的林冲将他杀死,梁山在一场火并当中更换了主人。
这一次火并让晁盖等人有了安身之所,而梁山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安顿好一切之后,晁盖对于宋江的帮助始终念念不忘,为了报答他给自己通风报信的恩情,晁盖让刘唐为他送去了黄金。
不料此事却败露了,宋江不得不杀死阎婆惜,自己也成为了刺配江州的囚徒。在江州,宋江因醉酒题下反诗被问罪下狱,甚至还被判为斩立决。
得知消息的梁山好汉果断奔袭江州,在李逵和戴宗的帮助之下,晁盖等人将宋江救出,走投无路的宋江落草为寇,就此成为了梁山上的一份子,也影响了梁山后来的发展。
宋江的盘算作为一名修道之人,公孙胜并没有遵守一名道士应该秉持的清规戒律,相反他对于世上所发生的事都了如指掌,从在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中便不难看出,这个老道非但没有清心寡欲,而且有着极大的野心。
正因如此,公孙胜才会投奔晁盖,在他看来,晁盖的言行举止都十分仗义,对于手下的兄弟也是十分照顾,还十分具有领袖气质,这样的人值得自己辅佐。
然而,宋江上山之后,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公孙胜的预期。为了表达对宋江的尊重,晁盖在聚义厅上设置了另外一把交椅,让宋江与自己并排而坐。
这原本是梁山之主晁盖的谦让之意,并不是真的让宋江与自己共同成为梁山的领袖,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说的便是这样一个道理。
梁上虽然只是一群江湖草莽的安身之所,但发号施令也只能由一人完成,这样才不会乱套。可是,面对晁盖的谦让,宋江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晁盖的邀请。
当然,晁盖对此也没有介意,并且还要为新加入梁山的英雄好汉安排座次。也就在此时,宋江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让梁山原本的头领居左,新加入的头领居右,待日后再论功行赏。
这一举动看似是宋江为梁山的发展考虑,以这样的形式来激发众位头领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现有头领们的一次简单地划分,但实际上宋江的这一举动却大有深意。
宋江的这一次按照入伙早晚的划分,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谁是原来的头领,谁是新入伙的头领,而是让在场的众位头领自行对号入座,如此一来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定位便有了一次明确的表态。
作为同样刚刚上山的宋江,他自己便是新入伙的头领的领袖,在与晁盖平起平坐之后,将自己定义为新入伙头领的英雄好汉,日后自然也就成为了自己手下的干将。
简单来说,在宋江的策划之下,一次简单的聚会变成了梁山好汉们的投诚。经过这一次站队,晁盖所率领的梁山元老一方只有九个人,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新锐却有二十七个人,双方实力一目了然。
看到这样的结果,宋江心里便有了底气,之后更是不断架空晁盖在梁山上的权力,这也为他后来敢于争夺梁山第一把交椅,设计害死晁盖做了铺垫。
公孙胜的心思经过这一次表态,宋江完成了至关重要的站队测试,同时也让另外一个人看清了梁山的现状,这个人便是入云龙公孙胜。从公孙胜的为人处世可以看出,他比谁都更加深谙人情世故。
宋江的心思虽然可以瞒得住别人,但是这位道长却早已将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在公孙胜看来,这些草莽英雄们的能力毋庸置疑,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对公孙胜来说,梁山的优势就在于这些英雄好汉都讲究江湖道义,与勾心斗角的官场有本质的区别,为了构建一方净土,他才心甘情愿地加入梁山集团。
这也是当初他加入晁盖一伙,劫取生辰纲的目的,然而随着宋江的到来,原本单纯的梁山集团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宋江很明显不愿臣服于晁盖之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行动,将梁山的统治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随着宋江势力的逐步升级,果然有了更进一步的举动,在他的运作之下,更多的江湖豪杰慕名前来投靠宋江,以至于晁盖再也无法撼动宋江的领导地位。
无奈之下,晁盖只得铤而走险攻打曾头市,为自己树立威信,结果被史文恭一箭射死。也有不少人将此事解说为,宋江假借史文恭的手把晁盖害死,自己则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梁山集团的领导人。
彻底看清宋江为人的公孙胜,断定梁山已再无前途可言,于是便只好选择离开梁山。事实也不如公孙胜所料,实力大增后的宋江改变了梁山的方向。
他将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不断向朝廷招安,将位好汉送上了不归路,兄弟情从此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宋江为了自己的野心,牺牲兄弟们对他的情谊。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