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只是一篇小说,其中人物原型已被发现

说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深受年轻人最喜欢,毫无疑问就是《水浒传》,因为其中描述的农民起义,其中将,各个都是血气方刚有血有肉的正义形象,这种英雄气概,是最容易打动年轻人的。

不过历史上虽然也有宋江起义的事情,可并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神奇,因为在历史上众多的农民起义当中,梁山好汉的起义,其实不值一提,不仅规模小,影响也不大,史书当中记录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一、青面兽杨志确有其人

在水浒传当中,有一个人叫做青面兽杨志,据说其出身高贵,甚至是北宋名将杨令公的孙子,杨令公可是杨家将的典型代表,衍生了很多故事传说,比如佘太君、穆桂英等等。杨志曾经做官,丢了生辰纲,所以在江湖避难。

时运不佳,在穷困潦倒准备卖刀的时候,却偏偏碰上了一个无赖牛二,忍无可忍之下,将牛二杀死,然后被投入死牢,不过后来被百姓求情释放,发配充军,后来,经过种种机缘巧合,杨志也只能落草为寇,逼上梁山。

对着杨志,历史上还真有其人,不过和小说中描述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他确实是朝廷的命官,而且在和辽国的战斗中,立下了很多战功。

根据记载,宋徽宗和金国结盟,攻打辽国,杨志作为先锋部队成员,出现在史书当中,不过,由于最终宋朝的军队战败,只能全线撤退。不过后来,杨志又重新出山,这一次,是在平定高托山的过程中。

据说,河北河东路宣抚使童贯,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居然发现杨志在河北地区,接受高托山的贿赂,因此,要对其进行调查。

等到后来,杨志便彻底失去了官兵的身份,落草为寇,至于其中的原有,书中并没有记载。比如说一个种师中的宋朝将领,在和金兵作战的过程中,因为寡不敌众开始撤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居然招安了杨志为先锋。

从这个描述当中可以看出,此时的杨志,已经成为了一名官府口中的贼寇,由此可以看出,他接受高托山的贿赂应该是坐实了,因为害怕被官府查证,所以畏罪潜逃。不过后来用人之际,种师中不计前嫌,依然启用这个有经验的武将。

二、杨志继续为朝廷效力

在当时情况之下,宋朝一直深受边疆被侵扰之苦,现实辽国,后来是金国,甚至经历了靖康之耻,后来还被迫迁都杭州。

加上宋朝历来重文轻武,所以在对待外敌的侵扰上,一直缺少好的办法,仅有的一些对抗,也往往没有办法取得良好的战绩,在这种情况下,武将缺乏,所以招安就成了比较好的方法,水浒传当中的梁山好汉,也后来被招安,成为朝廷的武器。

虽然杨志曾经因为贪赃枉法应当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可是后来边境战事吃紧,自身的国力又受限,即便马上招兵买马,训练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只好利用招安,这些强盗战斗力不错,只要给予财物,就会开始卖命。

加上杨志本来就是朝廷命官,只要许诺不再追究,就能成为朝廷的一把利刃。不过,重新回到宋朝军队当中的杨志,第一次出兵没有获得胜利,在进攻孟县的战斗中,只有种师中和杨志还算有点战功。

不过后来还是寡不敌众,种师中最终战死疆场,而杨志因为幸运之神的眷顾,保全了一条性命,后来就带兵在寿阳一带活动。

后来杨志率领自己的部队,多次和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毕竟是武将出身,而且做过山贼,所以在带兵打仗方面,还是有着一套自己的本领,所以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宋钦宗在给李纲的诏书中就曾经提及过杨志,大致意思就是说杨志这个人,有些本领,为宋朝立下了很多功劳,应该在以后的推优当中给予优先的考虑。

后来,年,河南省济源市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墓碑,发现这就是杨志的墓葬。

小说总是会依据于一般的事实,水浒传也是如此,虽然在其中有很多虚构,但是也有一些,都是依据作者对于史料的掌握,根据一些人的特殊经历进行二度创作,杨志为官、成寇、招安,和梁山英雄的经历完全符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