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青少版水浒传值得一生反复读

第八章赤发鬼计议生辰纲·智多星游说阮三雄

话说杨志、索超二人得令,策马相迎。二将相交,尽显平生本事。一来一往,枪棒纵横,马蹄缭乱。两人斗了五十回合,不分上下。在场众人看得呆了,久久的才喝彩呐喊出来。

梁中书刀枪无眼、误伤一个,慌忙叫传令官将两人分开。只听见台上一声铜锣,叫令二人收兵,但是二人斗得性起,各自争功,都不肯回马。梁中书见了,只好亲自下令,二人才住了手。

梁中书见二人好本事,于是双双升做提辖。二人谢恩。

索超暗自钦佩杨志武艺,便主动邀请杨志喝酒庆功,杨志也不推辞。梁中书见二人和睦,心中大喜。

却说春去夏来,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五月初。梁中书眼见离老丈人生日只有四五十日了,便筹集了十万贯金银珠宝,准备不日送上京师给老丈人贺寿。梁中书的老丈人是谁,竟要如此厚重的贺礼?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太师蔡京是也。梁中书本来一介书生,后来平步青云,直到今日做了北京统帅,也是多得老泰山提携之力,所以蔡京生日,梁中书不敢怠慢。

话分两头。却说山东济州郓城县知县,名叫时文彬。此人上任不久,听说梁山盗贼猖狂,便派了手下两名都头带兵剿匪。这两员都头,其一叫做朱仝,身长八尺四五,面色枣红,蓄起一把虎须,似关云长模样,众人都称他为“美髯公”;另外一位,名叫雷横,身长七尺五寸,紫色面皮,扇圈胡须;因为他轻功了得,一跃可跳两三丈,众人皆称他“插翅虎”。

朱仝、雷横得令之后,便各带了二十士兵出城巡察。雷横一行,不一时走到东溪村。众人走过一处破庙时,听到里面鼾声如雷,雷横说:“这庙荒废已久,里面莫非聚集着盗贼?”众人便拿着火把一齐入去。

只见神台上赤条条地睡着一个大汉。

雷横一见,喊道:“原来这东溪村果然有贼!”便叫人将那汉绑了,那汉犹在睡梦中。

这时天色尚早,五更时分。雷横说:“我们且押这厮到晁盖庄上歇歇,再带回县里。”众人说好。

原来这东溪村晁盖,是当地富豪,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好汉,凡是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坏,都大力帮助。从前,在东溪村对面的西溪村,有座青石宝塔。一次晁盖走过溪去,将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于是,人们都称他做“托塔天王”。

雷横一行人来到庄上,说明来意。晁盖连忙招呼。雷横将抓来的汉子吊在门房上,便进庄内喝酒吃饭。晁盖在屋外想:“这村里一直太平,哪里有什么盗贼?”便转过门房去看看。

晁盖打着灯笼过来,推门一看,只见那汉子被高高吊起,露出一身黑肉,正在挣扎。晁盖把灯移近看那人脸,只见紫黑阔脸,发鬓边一片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晁盖便问:“汉子莫慌,你是哪里人?我在村里从没见过你。”

那汉说出,原来他是外乡人,听说晁盖仗义,便前来投靠。晁盖听了,表明身份,暗暗教他一计,助他脱险。那汉听了,连连称谢。

晁盖于是回到堂前,和雷横喝了几杯,随后送雷横出庄。雷横解了那个汉子,正要道别,那汉子见到晁盖,却大喊:“舅舅,救我!”

晁盖假意看他一看,喝道:“这厮不正是王小三么?”

那汉说是。晁盖抢过官差的棍棒,一边打那汉一边喝:“你这畜生,如何做了盗贼?”

雷横忙问是怎么回事。晁盖便说:“这人是我外甥王小三,是家姐的孩儿,四五岁时跟家人去南京住,一去十几年。今天回来,不料竟做了盗贼,让都头抓住了。家门不幸啊!”

那汉喊道:“舅舅息怒,我不曾做贼,只不过昨晚路上多喝了一杯酒,醉倒在庙里睡了,被都头抓来。”

晁盖骂道:“畜生!你不来找我,在路上贪杯,我家中没得你吃么?”说罢又打。

雷横见了,劝道:“晁大哥息怒,我见他面生,行迹可疑,所以捉来。现在知是大哥外甥,便放了罢。”众士兵听了,登时为那汉松绑。

晁盖送了十两银子给雷横,又叫那汉子谢过,才和雷横道别。

雷横刚走,那汉“扑”地跪下,倒头便拜,说:“小人刘唐,江湖人称赤发鬼,特地送一套大礼给晁哥哥。”

晁盖说:“什么大礼?”

刘唐说:“多闻晁哥哥义薄云天,我说这话,只出我口,只入你耳,不叫第三个听见。”刘唐凑上前去,便低声道,“小弟打听得北京大名府梁中书筹集了十万贯金银财宝,要赶在六月十五前送上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生。我想这一套是不义之财,我们不如半路上取了。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晁盖说:“好买卖!你舟车劳顿,先去休息,我们明日从长计议。”

次日,晁盖请来一人,秀才打扮,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长须,便向刘唐介绍说:“这位兄弟是吴用吴学究,与我自幼结交,现在村中教书授徒。他机智过人,善于计谋,人称‘智多星,。你我兄弟要成大事,非要他帮忙不可。”

刘唐与吴用相互认识后,晁盖便将刘唐昨夜所说之事对吴用说了。吴用想了想,说:“此事大有可为!只是我们现在只得三人,须多找些帮手,方可成事。”

晁盖问:“先生心中可有人选?”

吴学究当下便说:“有三个人,义胆包天,武艺超群,敢赴汤蹈火。得此三人,大事可成。”

晁盖便问是哪三人。吴用说:“这三人是三兄弟,住在济州梁山泊边石碣村,靠打渔为生。三人姓阮,一个叫立地太岁阮小二,一个叫短命二郎阮小五,一个叫做活阎罗阮小七,都是真义气好男子。我平素与他们有些交往,可以前去游说,让他们一同成事。”

晁盖大喜,设宴款待,不在话下。

当晚三更时分,吴用别过晁盖、刘唐二人便向石碣村出发,晌午时分才到了村子。吴学究径直去找阮小二,阮小二恰好在家,见旧友吴用来了,二话不说,便叫上阮小五、阮小七,拉着吴用去喝酒吃肉。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四人来到酒店坐下,拿来白酒牛肉,便吃起来。酒过三巡,阮小二便问吴用来意。吴用说:“小弟如今在一个大财主家中做教师,财主不日要办宴席,要十四五斤重的金色鲤鱼十多尾,于是来叨扰各位。”

阮小七听了,便说:“若在平时,莫说十多个,三五十尾也有。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难了。”

阮小五说:“学究远道而来,我们对付十来个五六斤的相送。”

吴用说:“小生这里有银两,不要小的,须得十四五斤的才好。”

阮小二叹一口气,说:“先生,如今不比往日了,十四五斤的大鱼我们真的搞不来。”

吴用说:“你这里偌大一个地方,怎么没有大鱼了?”

阮小二说:“实不相瞒,这样的大鱼只有梁山泊里有,如今梁山泊却不准我们去打渔了。”

吴用问:“难道官府禁了?”

阮小五说:“倒不是官府,却是泊子被新来的一伙强人霸占了,不许打渔。”

阮小七便接着说了那伙强人的情况,说的正是白衣秀士王伦、豹子头林冲那一伙。小七说完叹道:“这真绝了我们饭碗了!”

吴用说:“原来如此。为何不报官府来捉他们?”

阮小五说:“如今的官府都跟土匪一样,一声下乡来,先把百姓家的猪羊鸡鸭都吃了,又勒索钱财!这伙强人正好治一治他们。”

吴用说:“那就任那伙强人逍遥快活?”

阮小五说:“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大秤分金、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兄弟三人空有一身本事,如何学得他们?”吴用听了,正中下怀,暗暗欢喜。

吴用说:“学他们干什么!不过是一班草寇,一旦被官府拿住了,“嚓”一声便人头落地。”

阮小七说:“如今官府顶个鸟!那些犯了弥天大罪的逍遥快活,我们兄弟奉公守法却要吃苦吃累。”

吴用说:“小生冒昧说句,你们兄弟本领高强,如何不去入伙?”

阮小二说:“我们何曾没有想过?只是听说那梁山上白衣秀士王伦心胸狭窄,容不得人,之前那个东京林冲上山,吃尽他怄气。”

阮小七说:“那王伦若有先生这般情分,我们也投奔多时了,死也甘心。”

吴用说:“若有人真正赏识你们,你们肯卖命么?”

阮小二说:“若有人赏识我们,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吴用凑近说:“小生这里有一位英雄,想要做件大事,须得几个武艺高强的人帮忙,诸位意下如何?”

阮小五说:“是哪位好汉?”

吴用说:“东溪村托塔天王晁盖。”

阮小二拍案便说:“这是个真好汉!虽然相隔百十里路程,但我们早听闻晁天王行侠仗义,是一等一的英雄。我阮小二答应了!无论什么事,吩咐一声便是。”阮小五和阮小七把手拍着脖子,说:“这腔热血就要卖给识货的!”

吴用敬众人一杯,便说了计议夺取生辰纲一事。三人一听大喜,吃过酒饭,便跟吴用直投东溪村。

晁盖、刘唐早在村口等待四人,晁盖一见,便说:“阮氏三雄,名不虚传!”阮氏兄弟见晁盖器宇轩昂,都说:“我们最爱结识好汉,今日有吴学究引见,实乃平生大幸!”众人见过面,便到晁盖庄上说话。

六人义气相投,立誓结义,尽皆欢喜。

忽然此时屋外热闹,下面有人来报:“门前有个道士,硬是要见晁大哥。庄客怕他打扰大哥,给了他许多钱米打发他走。不料他竟把十多个庄客全打翻了,现在正在厅上等候。”

晁盖听了,吃了一惊,便从后堂出来看。只见那个先生身长八尺,仙风道骨,晁盖便说:“先生息怒。你来找晁某人,所谓何事?”

那先生哈哈大笑:“贫道不为钱米而来,十万贯财宝于我如同等闲。”

晁盖听他说出“十万贯财宝”,心中“咯噔”一响,便请他到内堂议事。

那先生说出一番话来,正应了七星聚义,成就一番壮举。

这先生是何人,说出何事来?请看下章。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