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李厚仪
文|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近日,“小学该不该读《水浒传》”这一话题上了热搜,原因是有网民觉得《水浒传》里的内容情节不适合孩子阅读,应该把《水浒传》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
小学生该不该读名著?什么时候读名著更合适?成长的可能对话了原北京四中语文名师李厚仪,对于读名著,他有什么建议?
#1
年龄太小的孩子无法理解名著原著的语言和人文背景
李厚仪指出,小学时期不推荐看《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的原因是这些名著大多数是半白话,小学的孩子看不明白,理解起来有困难。另外,这类名著中描写的社会生活众生相,孩子生活阅历不够,也是无法理解的。
如果想在小学阶段看,更多的可能是看一些儿童版,看一看内容,了解大概的故事,尤其是有些家喻户晓的典故,这样在同学聊天时能更合群。
“但是,从能力的培养角度来说,读这些儿童版的名著不一定能形成能力,孩子就从初中以后再读原版名著,小学还是以读儿童文学为主。”李厚仪说。
《水浒传》之所以没有入选小学的教材,就是说明了小学可以不读这类名著。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因逼迫孩子读名著而导致孩子有畏难情绪,那反而得不偿失。
为什么说读儿童版名著无法获得相关阅读能力的提升呢?首先是语言上的差异,改写后的语言已经不是原著作者的语言了,和大师的语言不是一个层次,阅读是对语感的培养,读一些好的语言可以提升孩子的语感。其次,改编的版本势必会牺牲较多的情节细节,也是可惜的。
#2
孩子读书离不开家长的引导
就《水浒传》这本书本身而言,它是一部巨著,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一定是它有非常值得学习的文学价值。至于说小说里的一部分暴力情节,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的不只是读书的问题,还包括生活里各种黑暗面。你从里面吸取了什么东西取决于个人。
同样是读《水浒传》,为什么有人读出的是义气,有些人读出了暴力呢?
这其实跟个人的思维方式、家庭环境、价值观有关系,不同的人读一本书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需要家长在阅读时对孩子多加引导,更多的是要从自身去反省,家长毕竟不能左右社会环境、网络环境,每天都有复杂的信息在产生。有些孩子喜欢玩游戏,难道家长能要求所有游戏厂商都关闭吗?
所以说,读名著这件事,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从自身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上面下功夫。
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肯定是历史沉淀的结果,领过了无数前人的阅读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几个人下定论的。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读名著总是没错的。
家长可以做的是引导孩子从中学得有价值的东西,不管读什么书,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读总是好的。如果家长一回家拿起的是书本,而不是手机,那就相当了不起了,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一个读书的家庭,孩子一定会喜欢读书。
如果孩子读名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