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清平镇原是一个老县城,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朝时属巨鹿郡,汉时属清河郡,宋元丰三年(公元年)县址迁至现在清平所在地,至年一直是县城,后来清平撤县改镇。如今在老城里,有一座古城门,名为“迎旭门”,是鲁西平原上仅存的古代城门。
据《清平县志》记载,清平县城原为土城,公元年增修,清康熙年间重修,清嘉庆元年(公元年)春开始改建砖城,至嘉庆三年(公元年)秋竣工。城墙高1.8丈,底宽2.2丈,顶宽1.4丈,周长丈。城池四门颜额:西门曰“生明”,南门曰“望鲁”,北门曰“拱辰”,东门曰“迎旭”。解放战争中,古城墙陆续被拆除,墙砖大量流失,只剩迎旭门洞和墙基仍巍然矗立。
在迎旭门的门洞上方中央有匾碑一块,上书“迎旭”二字,为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刻。上世纪90年代,迎旭门的方形台座砌砖一度纷纷脱落,随时有倾斜之险。
为了保护文物,年,清平镇在外工作人员以及台湾同胞集资27万元,对迎旭门进行了维修。台座四壁和两侧角门及门内登楼台阶通道,全部用从民间征集回收的原城墙青砖维修和重建。台座面上四周环筑起女儿墙。门洞上方的台座上复修了两层式城门楼,环设檐柱、内槽柱,单檐歇山式,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覆顶,楼脊有仙人瑞兽。建筑结构整体保持清代风格。
修复后的迎旭门,南北长15.5米,东西宽12.9米,稳固而壮观,严谨而雄伟,是鲁西平原上仅存的古代城门,成为鲁西一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也曾借此门拍摄镜头。
(壹点号《风华齐鲁》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