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小脚!只是读书不细的没有看到而已。
在第六十五回,贾琏、贾珍与尤三姐调情,尤三姐“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明摆着是写裹过的小脚。
还有一处,第七十回,怡红院里晴雯、麝月、芳官对闹,写晴雯“红小衣红睡鞋”,什么人睡着还穿鞋?只有裹脚的,时刻不敢放松,才会穿睡鞋。
有人说,这里说是睡鞋,会不会是古代称呼不同,实际指今天的拖鞋?
联系上下文看一看:“这日清晨方醒,只听外间房内咭咭呱呱笑声不断……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他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没穿着外衣,显然是晨睡未起,几个少女嬉闹。而且是在床上,也不会下地穿上拖鞋,然后又带着拖鞋上床来玩闹的。
《红楼梦》写于清朝。一般认为,中国妇女裹脚,始于五代,自宋朝以后越来兴盛。近千年以来,中国女人普遍裹脚,例外的只有下层劳动妇女,而且一定是干粗活的。
比较特殊的是清朝。清朝初年,是严禁满族妇女裹脚的。中期以后,才放宽了限制。所以在曹雪芹的年代,裹脚与否,是区分满汉两族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书中但凡写到“金莲”,一定是汉族女子;而不裹脚的,就应该是满族女子。
比如芦雪庵联诗一回,写到黛玉穿着“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穿靴子,是天足。裹了的小脚是不可能穿靴的。
是不是由此可以判定:黛玉是满人,尤三姐是汉人呢?却又不然。因为关于尤三姐的“一对金莲”与晴雯的“红睡鞋”两处,在不同的版本中有出入。也就是说,在某些版本中,并没有“金莲”与“睡鞋”。
研究者怀疑,在曹雪芹的原著中,根本没有小鞋的描写,是后来的抄录者妄添。当时文人有一种奇异的恶趣味“金莲癖”,特别欣赏女人的小脚,甚至把酒杯放在小鞋里传递喝酒——恶心不恶心?
但是这种变态的癖好,偏偏流传很久。直到民国,还有遗风。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写的就是这种风气。有这癖好的人,在传抄曹雪芹的《石头记》时,有意无意的添上一两笔,让作品中的美人更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水浒传》写于民朝,裹脚是天下妇人的普遍习惯,可以顺手写上,没有忌惮。但是在《红楼梦》写作中,惮于“文字狱”的迫害,作者极力避免“影射现实”,应该不会故意写明天足与裹脚的区别,因为那太明显是写当朝的故事,与作品开篇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相悖。
而不写明天足小脚,反而有不知朝代的模糊美感——黛玉穿小靴,未必是清朝的满人,也可能是宋朝之前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