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一书,开始写了位好汉的侠义故事,无论是智取生辰纲,夜宿山神庙等等,都让我们看的酣畅淋漓,感叹位好汉的足智多谋。但是,谁也不能料到,这位好汉最后竟然会被招安,并且去西征方腊,最后,惨败,好汉死伤大半,剩下的健全之人也只得去海外弄个小梁山。这样的情节,是我们很难接受的。我们希望看到好汉们把梁山壮大,威震四海,等等。
因此,金圣叹腰斩水浒,把后五十余回的内容删掉,改成了卢俊义一梦,梦见梁山各首领被捕杀。这样一改呢,本人比较喜欢,主要从三个方面说说。1.故事性。《水浒传》前七十回,是英雄的喜怒哀乐,是草根们的翻身抵抗,是血泪与血腥的集合,是为了生存而斗争的。到了后面,几乎都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感情也只剩下哀。无论怎么说,后面的故事是不好看的。这一回犹如诸葛之死。
2.思想性。前七十回充满了反抗,解放,这是饱受禁锢的明代才子所喜欢看到的;到得后面,英雄不再站着了,逐渐的跪下,屈服于政治,成了朝廷的木偶,前面的反抗与解放精神,到此处荡然无存。后面既不合我思想,我便砍掉。
3.金圣叹金圣叹此人,狂放不羁,孤高自许。很容易想象得到此人和一些水浒人物感同身受的。要他去投身下跪于的朝廷,他做不到,水浒英雄也不能做到。
其实金圣叹性格矛盾,他劝导向善,却又欣赏充满了“恶”的水浒传;他反抗腐败的朝廷,却在得知皇帝夸赞之后俯身下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腰斩了水浒,却又加上了一段卢俊义之梦了。
所以我很喜欢这样腰斩的结果。腰斩以后,水浒这本书讲的是武侠,而腰斩之前,水浒这本书讲的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