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大浪淘沙里,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英雄豪杰,古往今来他们的光辉事迹一直值得我们去铭记。过去的时光我们不曾经历,但是却令我们时时刻刻想起那些源远流长的岁月里发生的轰轰烈烈的故事时,便热血澎湃,向往不已。作为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安逸青年,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对那些在历史中站在风口浪尖的英雄和仁人志士们,敬仰和羡慕吧。在过去几千年里,涌现出了无数我们知名的仁人志士,是他们的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传。
虽然身为现代人,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古时的人生百态,但不妨碍我们从史书、从民间得知历史的波澜壮阔。今天我们便去探索一下中国历史及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吧,去看看它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能够在古时那许许多多的著作中脱颖而出。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对于四大名著那肯定是耳熟能详,就算没看过书里具体写了什么,但肯定都知道是哪几本书,他们是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的体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而言,它本身讲的是以北宋末年一群志同道合的英雄在以宋江为首的带领下惩奸除恶、啸傲山林的传奇英雄故事。作为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至今作者至今仍存在着很大争议,不知道到底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可是,不管作者是谁,我们都不能否认《水浒传》带给了我们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这本带着争议的大作,是作者通过描写了一个一个素不相识的英雄好汉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最终走在了一起,共上梁山义结金兰,并且梁山好汉们在反抗欺压的道路上不断的壮大发展、最后却选择了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奉旨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这是个前期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后期却悲惨的英雄传。作者用艺术地手法反映了在那个封建制度下中国历史上在以宋江为首的英雄团体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它深刻揭示了当时封建制度下人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并且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了那些起义英雄与封建社会的反抗斗争和他们在那个当时落后制度下的超前的社会理想,最后当然也深刻具体的揭示了梁山好汉们失败的内在社会原因。
并不是梁山集团不够强,而是在当时那个人人视皇权大如天的时代,人民因为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就算你勇敢的去反抗,可是总有人告诉你,你是错的,我们要忠君,古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便是那时候封建制度下人民的悲哀。
号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们,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忠君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他们挣脱不开那最后一条枷锁。于是,在朝廷的糖衣炮弹下,他们退缩了,想着再回到那个之前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的制度下,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我们不知道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他们的故事带着他们的解脱、带着他们的遗憾传到了我们的时代,成就了中华文明史上一段传奇。
四大名著传承这古人对世界的态度,书中的主角用他们的人生去实现着作者或者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愿望,虽然故事不同、结局也各不相同,但我们在读完四大名著之后却能感受到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细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