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书的作者是个日本人,书中的很多观点很多角度给了小虫子很多灵感,给了小虫子很多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就比如罗贯中这个人。
一开始小虫子的疑惑点在于,罗贯中到底是哪儿人?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的作者)在书中认为:《三国演义》中写曹操追击由洛阳向长安败退途中的董卓时,在荥阳这个地方,遭到埋伏,吃了败仗。但是,荥阳的地理位置在洛阳的东边,董卓若从洛阳往西边长安跑的话,根本不可能经过荥阳。由此,作者断定,#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荥阳、洛阳等北方地区的地理并不熟悉。无独有偶,作者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演义》中地理关系问题上,南方的部分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有关北方的记述错误很多,由此认为,罗贯中可能并非北方人,而是南方人。
可是,小虫子查了一下,有关罗贯中籍贯的记载,确实非常的模糊,但是比较有可能性的三个罗贯中籍贯,分别是山西太原祁县,山西太原清徐县和山东东平县罗庄村。都是北方。
后来又定睛一看,哦!原来是因为迁徙缘故,不管是山西还是山东,罗贯中出生地,北方的可能性极大(有较为可信的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为证,其中说罗贯中是太原人。)
(但现在主流学界都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原,最是倡导“小心求证”的著名学者胡适之、北京大学袁行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杜贵晨等都认为罗贯中的祖籍是山东东原。)
但是他作为文人南迁到江浙发达地带,也是合情合理,甚至在南方,拜施耐庵为师,这就牵扯除了题目中小虫子的困惑:《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
胡适将罗贯中籍贯为“东原”即“郓州”亦即“东平”联系起来。这就在把《水浒传》的著作权整个地判给了罗贯中的同时,也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东原”即山东东平人做了结论。因为当时郓州州治正在东平。
天啦噜,突然有种四大名著我搞了寂寞的感觉,原来一切都只是我的刻板印象么?
原来,《水浒传》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罗贯中撰《水浒传》。这种说法不见于任何一种早期刻本;施耐庵撰《水浒传》。这种说法最早的两种版本出现于明末崇祯年间;施耐庵、罗贯中合撰《水浒传》。有这种题署的版本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也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二人合著的。
哦。小虫子有时候是很喜欢小时候的,小时候的世界是确定的,就连数学也是只有一个答案,后来,慢慢长大后才发现,世界不是确定的,人不是确定的,数学答案也不是确定的,历史事件更不是确定的。